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

ID:43287777

大小:101.3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9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1页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2页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3页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4页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狮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定州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承智班语文开学考试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①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②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③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④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⑤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

2、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A.①②④③⑥⑤B.①④②⑥⑤③C.⑥③①④②⑤D.⑥⑤②④①③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曼彻斯特人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B.“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因特殊历史时期带来的冤假错案问题以及施行依法治国的决心。C.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人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D.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

3、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屮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顶是()(1)建筑是凝固的诗:;。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2)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o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①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②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③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重大自然灾害降临时,人们的善举如过江Z鲫,许多人慷慨捐钱捐

4、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B.生活的意义其实是很广泛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一目标没有达成就意兴阑珊,认为生活失去了色彩、••••价值和意义。C.很多人因为怕惹上麻烦,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不肯挺身作证,协助警方破案,这往往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D.在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讲诚信、重承诺不仅是一种倡导,更应该成为人人身体力行的••••准则。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13岁中国布兰妮”“7岁美女模特”等消息满天飞,使“出名要趁早,出道要趁早”的心态蔓延,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沦为急功近利的牺牲品。②性格决定命运,任何一个人

5、的命运悲剧实际上就是其个人的性格悲剧,王灿性格孤傲,卓尔不群,因而难以与周围人相处。③幼儿园入园需摇号,看似做到了概率面前人人平等,但却是一种假公平,这种方式作为缓兵Z计不妨一用,但绝不能成为长期施行的政策。④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人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⑤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股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①老壬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⑥二

6、、现代文阅读(23分)"中庸”辨义“屮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川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屮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胡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

7、贼也。”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屮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屮庸

8、也,君子而时屮。小人之屮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