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3288276

大小:75.6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30

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鹤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口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彖的主要根源是()A.各国税制的改革B.十地买卖的加剧C.铁犁牛耕的推广D.井川制度的瓦解2.汉代晁错《论贵粟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眾赋,赋敛不吋,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Z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

2、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白给白足C.脆弱性D.连续性3.某学者指出,欧洲屮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小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十倍或十儿倍。产生这种差异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C.屮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欧洲小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4.《国语》-•书记载了西周社会的经济状况:“公(诸侯国君)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表明西周时期()A.贵族的收人主要依赖农业生产B.社会等级制

3、度森严C.政府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生产D.社会贫富差别拉人5.明中叶以后,地方官府所制定的集市日渐次频繁,间隔缩短。江南有许多乡村市集,也是超越了定期市的阶段,如苏州昆山县的半山桥市,“民居辐犊,朝夕为市”。这反映了当吋江南()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B.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工商市镇日渐兴起D.生活观念发生转变6.古代小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

4、播C.封建统治者实丿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山主导地位1.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最不可能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A.毛B.麻C.纟幺D.棉&《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冇犯者,科为勅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止、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这反映出唐代()A.律法内容十分严苛B.商业的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C.抑商制度己经废弛D.仍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

5、度9.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Z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屮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住长于牛粪Z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吋,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山于古代商帮()A.仅仅是区域性商人群体B.经济活动没顺应历史潮流C.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D.没有充分地利用海外市场1

6、0.1(1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FI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U•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主耍说明()A.雇佣关系出现B.家庭手工业发展C.自然经济解体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11.隋朝将作人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I叫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晶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

7、.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12.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冇误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阶级矛盾尖锐B.雇工数量增多说明晚清人地才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晚清小农经济有破产趋势13.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木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木为零的背景是()A.“海禁”政策的保护B.棉纺织业相当发达C.经济发展水平高D.小农经济的抵制14.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

8、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Z利。这一现彖的出现()A.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C.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15.明初晋商藉切朝统治眷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人清后乂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乂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这说明晋商兴起的主耍原因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