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3290397

大小:185.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8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沐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接地气的草根戏班,的地方唱腔,着实令戏迷们为之O台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台下是男女老少芸芸众牛,演戏人精益求精,演得;看戏人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台上演员声泪俱下,台下观众也跟着哭鼻子抹眼泪:人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融进了悲剧的氛围Z中。B.原汁原味迷倒栩栩如生D.字正腔圆倾倒栩栩如生A.字正腔関迷倒惟妙惟肖C.原汁原味倾倒惟妙惟肖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B.推行冇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川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人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D.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赠•。”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住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B.“毓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刀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C.“女姻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D.“云中谁寄锦书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界乡忙于追梦的游子,乂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世界各国建筑史上,石质材料都有广泛而久

4、远的应用。,,,O,o石质文物的形式丰富多样,我国著名的四人石窟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①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耍文物③完好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多为石质⑤它们经历久远的历史年代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④石质文物山冇极其重要的地位⑥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小A.⑤③⑥②④①B.③⑤②①⑥④C.⑥③①④⑤②D.④⑤①③⑥②5.阅读下而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同悄比实际的物质帮助更加重要。B.让自己的汗水落进乞讨者的帽了里,希望乞讨者能自食其力。C.对他人的不幸,不能只流于表面的同情却没有实际的帮助。D.对他人的不幸

5、,表示出H己深切的同情,场景十分感人。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冇來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木荣身Z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方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其于是?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儿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11良俊譬若笼中之呵,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

6、口贻伊戚。他日谁复怜Z?谁复念Z?又谁复肯解放Z耶?夫建康IH都,其留守人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丄•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T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乂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箱也。假令亲友强Z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战?故聊寄傲以毕余年。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吾家了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

7、,人言箕踞,公卿皆卜•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陵故事。今H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选自《何翰林集》)A.即讽余南归讽:指责B.见良俊颇工笔札工:擅长C.今H良俊适在秣陵适:恰逢D.以贻同好贻:赠送A.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又以良俊失意无聊B.然不免壬牵曳即抵掌谈笔壬其处C.其留守大臣暨诸僚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D.他日谁复怜之复有一云孙似之耶7.下列句了中加点虚词的川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8.把文中画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岂不知故乡尚

8、有【口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4分)(2)士大夫避炎艮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吋胜流,亦皆怜才下士。(5分)9.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的品格特点。(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金陵望汉江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