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

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

ID:43296371

大小:7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7

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_第1页
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_第2页
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_第3页
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_第4页
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沾化魏桥物流码头一期工程自然环境环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53.75km68.99km2214.57km沾化区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的腹地,徒骇河下游,地处东经117^457〜118521S北纬37与4'〜3岀口‘。东连东营市利津县、河口区,南接滨州市,西南与阳信县交界,西北无棣县为临,北部濒临渤海,东西宽,南北长,总面积约r约占滨州市总面积的23.4%。40km拟建工程位于滨州港套尔河港区东岸,南距沾化区约。工程地理位置具体见图2.2-lo二、海洋水文条件(一)潮汐2006年9月1口2007年8月31口根据交通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所至观测一年潮位资料分析计算所得到结果如下:

2、1>潮汐性质本海区属于不正规半口潮海区。2、高程关系2.009m本工程高程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面下。3、潮位特征值工程海域潮位特征值如下(以下潮位值均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3.16ml.22m平均高潮位:,平均低潮位:;1.94m2.15m平均潮差:,平均潮面:4、乘潮水位表3.1-1全年乘潮水位表(单位:m)(―)波浪本工程位于套尔河河口,受己建海港港区工程的掩护,外海波浪不会传播到本工程拟建区。(三)海流1>潮流特征海域潮流性质基本属于正规半口潮流型,(Woi+Wki)/Wm2值均在0.5以下,在一个太阴口Z内有两次涨潮流和两次落潮流

3、,有两次涨急和两次落O2、平均流速、流向从实测资料分析,工程附近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涨、落潮方向沿河道走向。本工程海域的余流较弱。0.58m0.59m0.56m0.65m0.45m0.50m大潮涨、落潮平均流速分别为/s和/s,屮潮分别为/s和/s,小潮分别为/s和/s。3、垂线最大流速1.44ml.36ml.02m根据工程附近测站的实测资料,大潮实测最大流速/s,流向为222°;屮潮实测最大流速/s,流向为234°;小潮实测最大流速/s,流向为58°。三、河流概况418kml3638km套尔河是徒骇河与秦口河交汇后的入海水道,是沾化区与无棣县的界河。徒骇河发源于河南省苇

4、县文明寨,流经聊城、德州、滨州三个地区,全长,流域面积为2,属于平原型河流,是滨州市乃至鲁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秦口河为一潮汐汉道。套尔河上游已建有化家闸、二十里堡闸及下洼闸等挡潮闸。由于流域内水资源不足,上游工农业用水增加,这些挡潮闸处于常年闭闸状态,入海的水量和泥沙量都急剧减少。(一)河道径流徒骇河的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80%以上。根据堡集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18亿rr?,汛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72亿m徒骇河的下泄径流一部分来自流域的天然降水,另一部分来自引黄灌溉的[□间退水。(二)河道输沙22.3km据堡集水文站195

5、3〜1979年资料分析,历年年均下泄沙量为114万吨,其屮约有53万吨淤积于二十里堡闸至坝上闸间的三十多公里的河道屮。据1965-1970年资料,坝上闸下泄的61万吨泥沙中,约有16万吨淤积在坝上闸至下游长约的河段内。自坝上闸每年进入套尔河干流的入海沙量约为45万吨。(三)纳潮量1.70m套尔河口属冲积平原河口,虽然口外海滨平均潮差仅,但河口段坡度平缓,河道及滩面容积大,故能容纳较大的纳潮量。据1989、1992年在报风站汇合口上、下两断面实测结果,在平均潮差的情况下,套尔河的纳潮量约为3500万m?,而上游径流量仅为纳潮量的2%左右,即使多年汛期平均径流量也只为纳潮量的7

6、%左右。套尔河实际已成为潮汐控制为主的汉道。潮流实际上起到了冲刷和维持航道的主要动力。四、气候气象13.1°C40.9°C-17.4°C533.4mm沾化区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辐射、季风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的基本气候特征,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近20年(1993〜2012年)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口照时数2481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五、地形、地貌及工程泥沙(一)地形地貌概况套尔河河口海域的岸滩演变主要受黄河入海口变迁的制约。1855年黄河由苏北重新注入渤海,近代黄河三角洲也随之形成。1855年至1976年间,黄河尾闾

7、改道9次,黄河泥沙形成了环渤海湾西部的大浅滩。尤其是1904年7月至1929年9月的25年屮,黄河在套尔河口及南部入海,使渤海湾南部海域迅速淤浅,岸滩向海延伸,水下岸坡淤长,动力地貌及沉积物分析均表明,套尔河口浅滩是故黄河泥沙下泄的产物。3m本工程拟建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的滨海海积平原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现代黄河向西侧微微倾斜,向海凸出呈一扇形,地面高2〜10m,平均坡降1〜1.5/10000o地形受古河道的控制而微有起伏,新老三角洲迭加的现彖颇为突出,受泥砂淤积影响,陆域不断向海推进。分布于三角洲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