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ID:43299152

大小:11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30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4日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陶诗的自然美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

2、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嘉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

3、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13-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

4、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这些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

5、的地步!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语出《文心雕龙》)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6、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C.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D.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论述。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

7、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C.由潘德舆的话可知,陶渊明能从万物之中体悟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D.文章按“总—分—总”展开,先总说风格,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升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B.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素,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C.元好问评价陶渊明“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可以看做陶诗自然、朴素、淳真风格的一个注脚。

8、D.陶诗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13-(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