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ID:43309972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8

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_第1页
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_第2页
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_第3页
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_第4页
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花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花教学目标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对花》第二课时:手绢舞第三课时:《顶嘴》、《挂红灯》第四课时:《沂蒙山小调》与吹口风琴教具准备CAI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教学重点1、学会

2、《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难点: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具准备:CAI课件钢琴奖品教学过程一、感受与体验1、听音乐。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2、看歌舞。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师:你看到了哪些动作?我们来学一学。二、了解与认识1、看师: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师:刚才那首歌

3、里唱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对唱)三、学唱《对花》1、教师范唱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3、歌词学习对唱。四、创编与表现师: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夏季呢?你能编段歌词吗?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掌握手绢舞的基本技巧。2、能完成手绢舞的表演。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手绢舞。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三、新课学习。1、师教授学生基本技巧2、请学生邀请一个同学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对花》,试着根据四季花开的特点,即兴编唱歌词。3、学

4、生自行联系手绢舞,试着边唱边跳。四、各组学生表演、评比。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2、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复习手绢舞三、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一听。四、听赏与跟唱《挂红灯》1、我们了解了河北民歌的特点,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山东民歌的特点,首先,请听山东民歌《挂红灯》2、跟唱并扭秧歌。五、评价总结。第四

5、课时教学内容1、《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2、学吹口琴。教学重点学会《沂蒙山小调》和《吹口琴》。教学难点学会《沂蒙山小调》和《吹口琴》。教具准备CAI课件钢琴奖品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挂红灯笼》二、读谱唱词《沂蒙山小调》1、唱谱2、唱词3、山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三、用口琴来吹一吹《沂蒙山小调》1、练习2、分组吹奏3、指名演奏四、课堂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