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

ID:43310690

大小:103.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30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_第1页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_第2页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_第3页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_第4页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全国卷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建议考点要求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耍表现于•法。文学作站的阅读鉴赏,注重市美体验。感受形象,站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吊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站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木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站味粕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111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2、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晶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文本特点突出,多为对生命、人生的思考,主旨微婉,文学意味浓厚;(2)文体特点淡化,散文多为叙事性散文,可以当小说阅读;(3)2013年起不再选用外国现代派小说,也许是其背景与写法对学生来说述是冇一定的陌生度;(4)考点固化,以分析手法、赏析词句、人物形象(心理)分析、主旨分析、语句含义理解等为主。全国卷共4小题,依次为双项选择题、问答题、问答题、问答题(探究)。1、选择题:因为分值加大,要更重视本模块的复习,文体、考点一致,但题型有变,在加强常规考点

3、答题的技巧训练Z外,述要重视选择题的选项判定,注意优小选优(选择题选项按苴准确度,分值依次为3分、2分、1分、0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题型冇内容概括题、特色作用题、性格形彖题、正反探究题;分值分别为5分、6分、6分、8分,共计25分。一、考试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二、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彖,是小说的三要素。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小心思想。3、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是个性与共性的

4、统一);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要素人物[描写手法]情节[构建方法]环境[自然社会]把握形彖特点把握主题思想鉴赏写作技巧[考试要点一把握故事情节]一、常见几种题型:1、全篇情节分为哪几部分,试简要概括。或: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小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的部分内容在全文所起的作用。或:①将小说的某个情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

5、?为什么?②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3、情节的合理性探究。二、解题思路:1、概括小说情节理清情节发展线索,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2、分析小说的部分内容在全文所起的作用有: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孑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耍的孑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n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A:首先是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①为下文作铺垫,提供依据的作用;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埋下伏笔;④前后照应,

6、使结构紧密、完整的作用;⑤线索作用。B:其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C:再次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深化主题。三、安排情节常用手法评价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3•就开头来说冇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Z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4•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好处(思维方向):①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情节。②引

7、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1.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杲出人意料的结局好处(思维方向):①从情节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大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Z'Po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好处(思维方向):①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