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

《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

ID:43311211

大小:6.90 MB

页数:142页

时间:2019-10-08

《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_第1页
《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_第2页
《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_第3页
《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_第4页
《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公羊传》导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秋公羊传》导读提纲一、春秋、《春秋》、《春秋》传二、《公羊传》与公羊学三、《公羊传》及公羊学的主要观点四、《公羊传》与公羊学研究的兴盛、传承与再度复兴五、《春秋公羊传》的版本六、经典章节七、学习《公羊传》的参考书目一、春秋、《春秋》、《春秋》传(一)春秋(二)《春秋》(三)《春秋》传(一)春秋“春秋”是时代名,因编年体鲁国国史《春秋》得名。《春秋》及其三传是了解春秋时代的重要典籍,了解春秋时代又是解读《春秋》及其三传的法门。然而至今,史学界对春秋时代的认识和见解仍不尽相同。这必然关涉对《春秋》及其三传的解读。因此,先将我

2、们所认同的对春秋时代的看法说明一下。春秋时代的断代春秋始于周平王东迁,其截止年代说法不一,目前通用的起迄年代为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平王姬宜臼(前770—前720年,鲁孝公三十七年—鲁隐公三年)是申侯的外甥,申侯为宜臼争王位,联合犬戎杀了幽王。当时拥护平王的诸侯是申、许、郑、晋、秦等,而东方诸侯鲁、卫、齐等对平王得政及其东迁十分不满,于是王令不行。周王室独尊、诸侯并列的局面动摇,王权一步步衰弱,终至形成政由方伯的新形势,霸主相继登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将自周平王东迁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分为三个

3、阶段:一、霸前期:迄鲁庄公八年(翌年齐桓公立),凡八十五年。二、霸政时期:自鲁庄公九年(齐桓公元年)起,迄鲁襄公十五年(晋悼公卒),凡一百二十七年。三、霸政衰微时期(即大夫执政期),凡九十一年。霸前期霸前期的特点,首先是王权衰微,无以号令诸侯。周平王崩,鲁隐公竟然不奔丧。周桓王(前719—前697年,鲁隐公四年—鲁桓公十五年)即位,则极力讨好东部诸侯中与周室最亲、最有地位的鲁国,十三年中竟然五次聘鲁,(此后至春秋末就只有僖公三十年、宣公十年两次)希望得到鲁国的支持。特点之二,诸侯国内乱,郑、鲁、晋、宋、陈、卫等国为夺君位,杀

4、伐争斗此起彼伏,王室毫无控制能力。其三是诸侯灭国兼并连绵不断,华夏诸侯群龙无首,夷狄戎蛮乘机肆意侵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隐公四年》),中原大地烽火不断,王室亦无能为力。霸政时期原本“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分土而守,分民而治”的局面不再。此时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尊王攘夷,扶危救困,取信于天下,从此进入霸政时期,周王室大权旁落。霸主在冠冕堂皇的尊王旗帜下,取代了天王号令诸侯的作用。比如,组织同盟国家立盟誓互不侵犯、协同处理国际争端、抑制裁决篡弑谋逆、组织联军平乱攘夷等等。在一百多年的霸政中,参与联盟的国家

5、越来越多,范围逐渐扩大。齐桓公时,主要是东方诸国,齐、鲁、宋、陈、曹、许、卫等。晋文霸政时则发展到了西方诸国,戎狄渐次归附。后来,一直被称为荆蛮、南蛮的楚庄王、吴王阖闾亦成为诸夏霸主。然而尽管霸主有着一定的权威性,无奈诸侯国各怀异志,所以不断结盟也不断毁盟。霸政衰微时期春秋后期,“诸侯僭王室”又进而发展到“大夫僭诸侯”,各诸侯国内部的“大夫世袭”司空见惯。其后果必然是卿大夫宗族力量渐强,实力膨胀,逐步操纵了诸侯国的政权,就是这样,春秋终于进入了大夫以至陪臣执政时期。春秋时代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初期阶段这个变化过程,正是社会形态由

6、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演进的初期阶段。西周诸侯的土地和奴隶是周天子分封的,受封者仅拥有“食其租税”的权利,“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进入东周以后,王室权力衰弱,封建领主对受封土地“食其租税”的领有权向所有权转化,土地上的劳动者也随土地一起成为领主所有。促进这一形势变化的还有一个重大的经济因素,那就是春秋初期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铁制耕具利于开垦荒地,“私田”渐广。这些变化使得天子“受民(劳动力)受疆土(生产资料)”无法维持,土地王有制向私有制过渡。《诗经·大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及《左传

7、》中多次记载的贵族之间的土地纠纷,充分说明土地王有已解体,私人占有的局面已经是天子无法控制的了。伴随各国私有土地的产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形成,氏族贵族制没落。郑国、晋国“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表明自由民增多,新兴地主阶级财产、势力膨胀,制法的必要性突出了。铸刑鼎,打破了贵族原有的特殊地位,正如《左传·昭公六年》所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无论贵族还是新兴地主、平民,都要受这法的约束。封建宗法制下的与生俱来无可改变的身分地位,不再一成不变。战功可以使庶人、工商进为下级军官,从被统治阶级跻身统

8、治阶级行列,战功也可以使无人身自由的奴隶获得自由。这一切变化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春秋时代是国内战争频繁的时期春秋是我国历史上国内战争最为频繁的时期,仅据《春秋》所记载的军事行动,就多达四百八十余次。即使是国家之间的聘问、盟会等行为也多数与战争紧密相连。战争几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