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ID:43312586

大小:88.8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9

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_第1页
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_第2页
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_第3页
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_第4页
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战略目标论证报告专题名称: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主题名称:现代农业技术所属领域: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编报日期:二。。一年七月十七日一、专题概要本专题主要针对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亲本遗传基础狭窄,突破性的高优势组合难选及缺少行之有效的简化制种方法等问题,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1)建立一套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体系,全面提升杂种产量;2)建立杂交种子的高产、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的生产技术体系,包括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统技术,小麦制种技术,大豆大田条件下的制种技术,棉花昆虫传粉技术体系

2、等,促进杂种优势的大规模利用;3)建立植物杂种优势预测与利用技术体系。研制29-42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2・3项;建立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模式6种以上,应用研制的技术创制具有自主产权、具有杂种优势利用潜力的优异不育系4450份,获得2・3份无融合生殖新材料;培育超级优质农作物杂交组合10・15个,建立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组合试验示范和产业化基地,累计推广1亿亩以上。本专题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我国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整体研究水平,巩固和保持我国在水稻、油菜、玉米、大豆、小麦、棉花

3、等作物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麻类作物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水平,提升我国蔬菜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水平,树木类植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期在专题实施期间,可创直接经济效益260多亿元。该专题成果进一步推广,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粮棉油进口,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发展民族种业,维护国家食物安全,社会稳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二、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专题的主要技术领域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及趋势杂种优势的广泛利用是二十世纪植物遗传学对农业生产做出的最杰出贡献

4、。杂种优势的利用导致作物育种技术和种子繁殖方式的变革,逐渐培育了现代种子产业和技术市场。近年来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有加速发展的态势,呈现出优质与高产相结合、专用与高效相结合和产品多元化开发新趋势。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大面积种植杂交种。随着中国杂交稻的成功发展,目前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0%,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通过技术转让,推动了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发达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已经达到100%,且多数为单交种,对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杂种普及率接近90%印度的杂交棉种植面积已占棉花总面积的60%,越南杂交种

5、已占全国棉花面积的90拓右,我国占10%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占我国油菜总面积的30-40%发达国家在主要蔬菜作物的商业生产中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广泛使用杂交种,美国、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在十字花科、茄科等主要蔬菜作物中90叙上的品种为杂交种。我国的白菜、甘蓝、辣(甜)椒、黄瓜、番茄、西瓜、甜瓜等主要蔬菜的主栽品种一代杂种覆盖率达30%~90%,其中结球白菜、甘蓝、西瓜达80%~90%o2、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我国于1973年首先突破粒型三系配套,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成为现实。八十年代末,又成功地选育出两系法杂交稻并

6、用于生产,实现了两系和三系的同步发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目前国外研究机构和种子公司仍以改良T型不育系为主。美国、法国、印度、墨西哥、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先后开展了小麦化学杀雄技术研究,并有注册品种用于生产。美国在棉花优势组合选配、雄性不育系的开发、昆虫传粉、化学杀雄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肯定了不育系和昆虫传粉的利用潜力,但大面积利用为零。印度的杂交棉的种子生产多种方法并存,但仍以人工去雄授粉为主。美国开展大豆不育系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起步早,进展缓慢。3、利用生物技术等新途径,创造新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1990年,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7、培育雄性不育植物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美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相继从植物(如油菜等)的花药中分离出了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启动子。1992年进一步建立了一种依据基因工程手段控制育性从而利用显性核雄性不育的杂交体系,克服了核雄性不育保持的困难。这一杂交体系已成功地应用于油料作物、花椰菜、菊苣、番茄、棉花和玉米等。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应用生物技术成功地将萝卜恢复基因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使甘蓝型油菜萝卜质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德国、印度的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间、属间远缘杂交,成功培育出不同于萝卜质不育、波里玛不育的新型细胞质

8、雄性不育系,使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印度、以色列科学家采用诱变技术获得了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4、建立了优良种质杂种优势固定的独特体系:树木的生物学特性、高度杂合性以及世代、周期之长,决定了树木、尤其是针叶造林树种不能够走雄性不育系的道路,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