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43317402

大小:171.53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9-30

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概论第二章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小型高温试验箱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小型高温试验箱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苏州某某有限公司二、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

2、址苏州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到2020年,将苏州打造成产业门类多元并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企业质量效益加快提升,知识产权支撑有力,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新型业态纷纷建立,绿色发展成为主流,整体水平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形成十大区域、企业及产品品牌,打造建成十大年产值过千亿的髙端产业集群,重点产品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立足苏州现有基础,培育发展新兴支柱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全市工业迈向产业中高端水平,加快打造现代工业发展体系。以新兴产业引领制造业形成“126”发展

3、新态势:1大超级产业,即电子信息产业;2大技术高地,即纳米和生物制药;6大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到2020年,将苏州打造成产业门类多元并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企业质量效益加快提升,知识产权支撑有力,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新型业态纷纷建立,绿色发展成为主流,整体水平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形成十大区域、企业及产品品牌,打造建成十大年产值过千亿的高端产业集群,重点产品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不断提高,但三次产业内部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

4、主要表现为工业加工度不高,高技术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重化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严重;传统服务业业态创新迟缓,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出现这些问题,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有一定关系,但主要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机制和产业政策有关。“十三五”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消除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2、专家认为,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行动,要想确保持续竞争力,还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和不断的科技研发。埃及埃中商业理事会副主席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表示,产业升级不能单纯依靠商业利益驱动,还需要国

5、家从远期规划和财政两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为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稅政策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日前公布《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希望到2025年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高科技天堂”,雄厚的资金投入无疑将使很多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占据优势。中德"工业4.0”联盟执委会副主席罗家福说,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6、有类似之处,政府都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中国企业只要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就会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四、报告研究范围提供包括政策指引、产业分析、市场供需分析与预测、行业现有工艺技术水平、项目产品竞争优势、营销方案、原料资源条件评价、原料保障措施、工艺流程、能耗分析、节能方案、财务测算、风险防范等内容。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

7、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低于欧美的单

8、位劳动生产率和高于东南亚的制造成本,逼迫“中国制造”必须要尽快找到新的发力点,重塑竞争新优势。2、这五大领域表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选择支持其发展更多是顺势而为。规划结合大量产业新增长点更迭涌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