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ID:43321251

大小:438.2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30

【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KS5U解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邵东创新学校2018届高考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镭、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局限性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使占有一定财力和人力的铁犁牛耕(当吋是

2、二牛三人进行耕作)受到阻碍,而舖、锄则适应了小农生产的需要,因此以此为主导,D项符合题意,正确;耕牛的缺少影响了牛耕的推广,但这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A;铁犁牛耕推广有利于精耕细作,B项错误;冶铁技术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的推广无必然联系,排除C。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及影响【名师点睛】对小农经济积极性与局限性的认识。积极性: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小农经济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③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④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等。局限性:①

3、分工简单,生产规模狭小,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2.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A.具有落后性B.具有再生性C.具有脆弱性D.具有稳定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农经济。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

4、劳力”,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的确是相对简陋的,但“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说明了小农经济顽强的再生能力。所以答案选考点:古代屮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1.《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D.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工师校功……工有不当,必行英罪”表明是官营而不是民

5、营,故A项错误;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不是“主要生产祭器”,故B项错误;与材料屮“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相符,故C项正确;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与材料中“吕氏春秋•孟冬”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屮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屮国古代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I'可手工业的经营方式2.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Z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

6、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故A正确。明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工商税己成明代税收主体,故C排除。古代封建政府不可能扶植民营手工业,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棉织业1.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

7、,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也因其被“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由此可知政府裁决的原因是“偷税”,综合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重视商税收入,八符合题意,故选A。其它选项与题意无关,均排除。2.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

8、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