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

ID:4332149

大小:4.3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30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_第1页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_第2页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_第3页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_第4页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五个对接”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构建何力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665摘要: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功的国家,目前来说主要是德国和英国。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核心是校企深度融合,主角仍然是企业,但主体和主导应该是职业院校(中国的国情所决定)。检验是否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准点则看是否包含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五个对接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背景我们知道,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功的:

2、一是德国、瑞典模式,二是英国模式。德国、瑞典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1)学徒制的培养场所都是由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组成;(2)其培训对象都是以中学毕业为主;(3)经费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提供;(4)学制一般都是3年左右;(5)在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分工明确;(6)在德国和瑞士的职业教育的体系中,都信奉“职业主义”,把学生培养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具体实践操作上(德国学徒生一般“一周内有4天留在工厂里实习,第5天返回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学习;瑞士学徒生每周1-2天在学校学习,另外3-4天在企业实习);(7)企业承担学徒生在企业实训部分的基础费用和直接费用,诸如向学

3、徒生支付工资,提供学徒生的福利待遇等。与德国、瑞典模式相比,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主要由企业的雇主决定,主要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英国现代学徒制培训没有一个标准的培训框架,各行业采用的培训框架由本行业内的国家培训组织根据行业特点及工作性质自行设计,但普遍沿循一种基本的运作模式: (1)签订培训协议。学习与技能委员会作为学徒制培训计划的组织者和培训协议的公证人,引导雇主(施训方)与学徒(受训方)签订培训协议,并监督协议的执行;10 (2)学徒获取三级国家职业资格(NVQs)并掌握相关的关键技能。雇主和有关组织结合学徒自身特点为其拟定一份个人培训计划,规定其学习目标,即力争

4、获得该行业的三级国家职业资格,并掌握相关的关键技能或其他资格; (3)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该培训由在职培训和脱产学习两部分组成。雇主在工作场所向学徒提供在职培训。学徒一般具有受雇佣身份,每周可领取适量工资,脱产学习则主要在继续教育学院或其它地方学院进行,(4)政府提供资助。看德国、瑞典现代学徒制模式和英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立法和经费支助以及实施方式,政府和企业都处于主导地位,职业技术学校只起着从属和辅助作用。虽然我国今天也意识到,现代学徒制对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

5、教育部也因此发文:《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但由于政府只是倡导,并无刚性的法律法规文件,企业往往以赢利为目的(事实上企业只有在赢利的前提下才能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推进现代学徒制模式,职业院校必须主动出击(至少在开头要起主导作用),积极寻找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和争取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事实上国内也不乏主动出击、先试先行的职业院校,可是由于每间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不同,因此具体实施方式千差万别(这其中也不排除某些职业院校打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幌子,挣取人们的眼球和“点击率”),使得不

6、少有意识尝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技术院校感到迷惘和彷徨。从学徒制的历史渊源看:学徒制原本就是企业行为,与学校并无关联。由于工业化进入了1.0--2.0时代(以福特汽车装配流水线为代表),传统学徒制1对1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本过高、周期过长、规模过小、师徒相对固定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工业化2.0-3.0企业对技能人才规模化的要求。因此,成本较低、规模较大、周期适度的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取代了传统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10然而,当工业化进入3.0-4.0时代,企业发现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根本达不到企业技能人才的标准,需企业再培训,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7、尽管从统计数据看,职业技术院校的就业率比普通高校高,但对口就业率则偏低。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非常普遍,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企业来说仅是半成品。如何提高对口就业率?校企合作肯定是必由之路,因此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工业化3.0-4.0时代职业教育的“热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亦发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非一无是处,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又不可能恢复传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人力成本最佳路径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协同培养人才。这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被国家大力推崇,国内职业院校和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