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ID:43322544

大小:247.6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9

【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首发】云南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铜仁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A.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B.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

2、稳定D.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2.《史记》记载,秦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项羽进入咸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当代考古学者只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房宫前殿的位置,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围墙,却根本找不到此处曾被大火焚烧的痕迹。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的真伪性无法判断B.历史现象必须经过考古印证C.历史现象的判断必须谨慎D.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3.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

3、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最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解决了“王国问题”D.调整中央行政体制4.宋神宗元丰三年,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辅制度恢复了唐三省制规模,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派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派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据此可知元丰改制A.完全恢复了隋唐三省六部制B.消除北宋冗官、冗费、冗兵问题C.解决了君权

4、与相劝的矛盾D.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5.中国古代的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皇帝上朝与否历来被当做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志,与王朝兴衰治乱关系密切。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却延续了276年,寿命仅次于唐朝。这主要得益于A.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B.政府运行机制日益完善1.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这说明A.咨议局议员有代表民意的作用B.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X.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D.清政府积极主动

5、迎合民主潮流2.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浙江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白天,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在各个主要街道上游行,对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这反映了当时“剪辫”A.实现了社会上易风移俗B.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C.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D.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

6、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9.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表格信息最能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英美EI其他总计百分比竹学宗教102232377.O文学艺术834L11264.9史地810902012824.0社会科学133833713625.5自然科学109732011221.0应用科学3324265610.5杂录52247387.1总计

7、5732321123533—百分比10.76・O60.223.1—1OO.0r亠一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A.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救中国B.积极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C.对甲午战败的深刻反思D.对外来先进技术的渴求9.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A.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B.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D.表明

8、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某同学的笔记中有如下一段内容:“3・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准备了新起点。因为它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党组织的影响扩大了,也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据此可知,这位同学的学习内容是A.中共二大的召开B.南昌起义的意义C.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D.红军长征胜利的影响12.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