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

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

ID:43326543

大小:107.14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9-30

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_第1页
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_第2页
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_第3页
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_第4页
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251.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我们今天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不代表固步自封,而是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身,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下面哪些文化现象受到了中国以外文化的影响?()①春秋时期百家争鸣②公元一世纪到九世纪佛教兴起③明中叶到清初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鸦片战争后科技文化的飞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2.王国维先生在论述治学时提出过三种境界,第

2、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近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引用词句的作者分别是()A.柳永、范仲淹、辛弃疾B.晏殊、柳永、辛弃疾c.苏轼、姜夔、秦观D.欧阳修、柳永、黄庭坚53.《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议论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十个治国者需警醒的要点,与我党提倡的要具有忧患意识、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倾听群众意见等十分相似。这篇开篇提出了

3、O的著名论断。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c.水可载舟,亦可覆舟D.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54.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面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编著《论语》一书B.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c.核心思想是仁政D.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并从多方面论述了自身修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以下哪一名句是出自《孟子》?()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不以物挫志。c.水善利万物而不争。D.吾善养吾浩然之气。56.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

4、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57.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请问,‘'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是关于谁的故事?()A.汉代丞相萧何A.唐代宰相长孙无忌c.北宋宰相赵普D.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由顾宪成撰写的名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爱国志士为理想而奋斗。这副对联所在地是()A.湖南岳麓书院B

5、.江西白鹿洞书院c.河南嵩阳书院D.江苏东林书院59.家有家风,校有校训,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我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精华,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请问,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于哪一部典籍?()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XX年2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一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发表讲话,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

6、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畏浮云遮望眼”是王安石登上哪座山峰后写下的诗句?()A.泰山B.九华山c.飞来峰D.五老峰61.XX年7月16H,习近平同志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说:“1974年8月15日,中国和巴西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发展新纪元。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我们高兴地看到,进入不惑之年的中巴关系更加稳固,更加成熟。”中国人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称谓,下面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序应该是()①弱冠之年②期颐之年③而立之年④古稀之年⑤耳顺之年⑥耄耋之年A.①③⑤④⑥②B.①③⑤④②⑥c

7、.③①⑤④⑥②D.③①⑤④②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亚非诸国重要的海上贸易交通通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是哪座城市?()A.广州B.泉州c.漳州D.宁波63.XX年6月,在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上,中阿双方决定把XX年和XX年定为中阿友好年。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阿拉伯的交往十分密切,并极大地促进了彼此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对于阿拉伯的称呼是()A

8、.安息B.贵霜c.大食D.大秦64.XX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中国大运河”申遗申请,“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关于京杭大运河,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B.流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