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溟山》演奏方法浅谈

古筝曲《溟山》演奏方法浅谈

ID:43328447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古筝曲《溟山》演奏方法浅谈_第1页
古筝曲《溟山》演奏方法浅谈_第2页
古筝曲《溟山》演奏方法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筝曲《溟山》演奏方法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筝曲《溟山》演奏方法浅谈摘要:《溟山》描写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借以暗喻人生无常,此曲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法,如:擦弦、拍板、止音、左手快速指序等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种意境,技法独特新颖且具有突破性。浅析乐曲的演奏技巧难点的方法是本课题的主要定位。关键词:慢练放松擦弦快速指序一、乐曲的创作意义溟山是王中山先生所创作的现代筝曲中的佳作,为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与自身的表现力起到了不可抵挡的推动作用,更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的现代古筝事业。作品突破了古筝传统五声音阶调式的局限,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技术特点,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作

2、品在演奏上技法多变,音乐洒脱奔放,表现力丰富、细腻,是一首色彩鲜明、热情奔放的古筝独奏11二、乐曲的曲式结构分析此曲本是是B羽调式,在76小节转入了降B宫调,81小节转回;135小节由B羽转入E宫,157转回,这种调性的不断变换使整首乐曲充满动力。全曲划分为引子、第一主题段、华彩段、第二主题段、第三主题段、第四主题段及尾声部分。引子是自由节奏,音符虽散但余音要相连,体现出沉寂、低沉、深邃,描绘巍峨多姿。第一主题描写的是春季,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左手主要负责节奏;第二部分时整体节奏较第一部分比稍有

3、提速,第三部分时右手的快速三连音一拍时值弹奏,运用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化把主题推向了华彩主题。华彩段是最出彩的地方,调式转为B调来演奏,使得旋律上有了强烈的对比,富有层次,音乐的效果明朗、自由。第二主题描写的是夏季,这一主题是乐曲的第一个高潮。第三主题描写的是秋季。第四主题描写的是冬季,这一主题在速度上比前面三个主题更快,描绘了一副大雪纷飞的景象,最后左手在琴玛左侧的自由刮弦与右手激烈的拍板相结合,结束了这一主题,仿佛一场大雪慢慢的终止了。尾声是引子段的再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以幽远宁静的琶音结束

4、全曲。三、乐曲的独有技法及难点《溟山》中独有的技法:“高音列的刮奏式泛音”、“擦弦”、“止音”、“拍板”、“快速弹奏”等,这些新技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溟山》的这种意境。“高音列的刮奏式泛音”是将高音区的连续数跟弦的泛音点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快速刮奏;“擦弦”是用义甲在琴弦上快速划过,在乐曲的弹奏中发出“嚓嚓”的音响效果;“止音”则是在低晉区演奏时用右手弹左手止音,达到昔色浑厚余昔充足的效果;"拍板"是指在低晉区以某个音为主音以手指的指尖与手掌的前端部分拍打琴弦与琴板;“快速弹奏技法”即是左手灵巧的触弦

5、,使得左手的功力能与右手并驾齐驱且音乐的整体表现大大增强。引子部分需要指尖力量完全集中,弱起的第一个音,弱而不虚;紧接着后面的三连音,声音出来要饱满,手臂要放松,力沉指尖;指序5623渐快渐强时右手手臂要平稳;在节奏相同的四个小节中,音乐处理由弱到强再到弱;在9、10小节中速度有了变化,三连音的节奏由慢渐快处理;第12小节可由弦里到弦外移动着反复弹奏,起到音色的变化;在第13小节的多音和弦速度要由慢渐快再以强音起马上转为由弱渐强再渐弱;泛音要做得从容而安静,如点点雨滴,弹奏时要连贯成整体,还要注意对

6、准泛音点的位置。第一主题19-31小节,旋律以弱为主;右手遥指,由f>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