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解答

历史小论文解答

ID:43329090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9

历史小论文解答_第1页
历史小论文解答_第2页
历史小论文解答_第3页
资源描述:

《历史小论文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小论文试题的解答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周龙祥(224005)2011年高考历史科江苏卷第22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题”第(3)问是一道历史小论文试题,该题设问如卞,“(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陈旭麓先生在材料引文中提出的观点是“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历史小论文试题,在近几年的上海卷中已经多次出现,但在江苏卷中还是首次出现。江苏省教育

2、考试院提供的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对第(3)问没有提供具体的参考答案,也没有提供一个评分参考。然而对广大教师和考生來说,可不是一省了之的事情,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总结。本文试从历史小论文试题的基本特点、解答原则、评分原则等方而谈谈笔者对此类试题的理解,希望对今后的高三历史教学和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一、历史小论文试题的基本特点历史小论文试题构思巧妙、考点新颖、活而不偏、新而不怪。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试题的表现形式,使试题生动活泼,勃勃生气;而且充分体现史学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学生多维度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理。历史小论文试题测试功能多样,对品鉴

3、考生能力更是独具优势,一道小论文试题可以让考生尽显能力层级,可以考查考生的五大能力。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这是历史小论文试题关于能力要求的最基本方面,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史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不仅要透彻地理解史料,而且能够分清哪些历史材料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见解;同时对历史材料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别信息。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历史小论文试题中,多采用原始资料,英中包含许多无效信息和干扰信息,因而要求考生能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第三、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

4、力。历史小论文试题往往会选用一些新情境材料,需要考生通过阅读材料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考查考生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历史小论文试题要求考生在充分获取历史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够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第五、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历史小论文试题要求考生能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理解历史材料,或用从历史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去分析说明历史现象,或论证特定的历史结论。二、解答小论文试题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

5、。历史小论文试题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基木要素,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2.史论结合原则。历史小论文试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要有史有论。3.精炼性原则。历史小论文试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这就要求考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

6、,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后,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三、历史小论文试题的评分原则SOLO分类评价法由香港大学比格斯(Biggs)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也是近几年上海高考对历史主观题的一种评分方法。这种评价方法非常适合小论文类试题,参照2010年高考历史科全国卷第40题第3问的评分标准,可以把考生的答案分为三个等级,按不同的等级赋分。第一等: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笫三等:①观点不明确;

7、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⑴四、对江苏卷第22题第(3)问的尝试性解答对照历史小论文试题解答的基本原则和评分原则,对今年江苏卷第22题笫(3)问笔者做出以下尝试性解答。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妇女进入近代企业做工;部分女孩创新产品(发网和网线餐巾等),出口美国,获取收益。这些就是最好的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也给人们带来了苦难和痛苦,产生了诸如,人们收益的减少;传统纺织技艺的消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风俗堕落等不少负面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