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

ID:43329251

大小:603.0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29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_第1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_第2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_第3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_第4页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圆规、直尺探究式共2课时第1课吋的认识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彖、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小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授课吋间板书设计教研组签阅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严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宜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教学反思导入新课师:(出示铁丝围成的)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

2、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画圆中感受“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介绍各种画圆方法,并实践(二)认识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1、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2、反馈: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三)认识圆心、半径作用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练习中深化认识课本58页做一做。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第1、2、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的轴对称性。2.通过动手操作用I员I规和直尺设计出优美的图案。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彖、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的轴对称性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用圆规和直尺设计出优美的图案。圆规、直尺探究式授课吋间共2课时第2课吋板书设计的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学反思教研组签阅一、复习是怎样的图形?圆有什么特征?2.说说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二、圆的轴对称性1•用规画一个圆并剪下2.将圆沿直径对折,发现了什么?3.小结:圆是中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4.做练习十三第6、7、8题。三、设计

4、图案规和直尺设计优美的图案(完成课本59页的内容)2.做练习十三第10题。四、认识点与圆的关系1.圆上2.园内3.圆外4.练习十三第3题(两点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2.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圆周长演示仪、细绳、卷尺、圆形物体、授课时间探究式共2课时第1课吋板书设计的周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兀表示。它是•

5、个无限不循环小数,n=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兀C=nd或C=2Hr~3・14。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教学反思教研组签阅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一、问题引入圆桌和菜板都有点开裂,需要在它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啊?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解决吗?二、探究新知(一)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1.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课本63页表中,看看有什么发现。1.通过计算发现:原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2.

6、认识圆周率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1i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TT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tt=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tt=3.14o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nd或C=2^r(二)学习例11.读题明意2.列式计算三、知识应用课本64页“做一做”四、知识拓展阅读课本63页“你知道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练习十五第1、2、7题。电子备课课时教案(首页)拦备人:郝成文执教人:授课H期:年月日课题圆的周长(二)教学1.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冃2.培养

7、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标教学重点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常规学习用具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授课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板书设计的周长C=2nr—r=c・n+2教研组签阅教学反思电子备课课时教案(续页)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怎样计算?二、探究新知1.练习十四第3题。C=TTd->d=C^-TTC=2Trr->r=C^TT-^22.练习十四第4题。提示:30分钟是周长的几分之几?45分钟是周长的几分之几?3.练习十四第5题。提示:3圈是几个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