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

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

ID:43332570

大小:42.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8

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_第1页
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_第2页
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_第3页
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_第4页
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印刷塑料表面处理分析冃前应用的塑料薄膜基本材料主要为聚丙烯(PP)、聚已烯(PE)、聚氯乙烯(PVC)、聚酯(PET)等,其表而特性因分子结构基材的极性基团,结晶程度和塑料的化学稳定性等不同而且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对印刷油墨层的粘附牢度影响很大,例如聚乙烯材料,它的分子结构为GCH2-CH2en,因不含极性基团,化学稳定性高,能耐三酸二碱,甚至氢氟酸的腐蚀,在常温下溶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溶剂,但对坯类、油类的稳定性较差,可能引起溶胀或变色,在70°C以上能少量溶于氯化桂,四氢化蔡等溶剂,另外从乙烯聚合成聚乙烯,在制造聚乙

2、烯粒料过程中,按不同要求掺入了一定数量的助剂,附加剂,下开口剂,当吸膜定型后,这些助剂就浮在膜血,形成肉眼看不见油层,能使薄膜抗老化,透明度提高,光泽度增加,柔软性增加,但这些对印刷是完全不利的,使膜面不易粘合。其他物质因此在印刷之前,应视不同的塑料表面特性而确定是否需经过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印刷油墨粘附牢度。对属于极性结构的PS(聚苯乙烯)、PVC,卬刷前不需要做表面预处理,但对于其表面结构是非极性的PP、PE、PET等,其化学稳定性极高,不易被人多数油墨溶剂所渗透和溶解,与油墨印刷的结合牢度很低,所以在印刷Z前必须经

3、过表面处理,表面处理的目的在于使塑料表层活化生成新的化学键使表面粗化,从而提高油墨与塑料表面的结合粘附牢度。在通常情况下,塑料表面处理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儿种:1、化学法:是强氧化的一种方法,由于膜面受到侵蚀形成碳基(>C=0)键。化学氧化处理是先将薄膜经过然后浸入H2SO488.5%,K2Cr2074.4%或H2CrO47.1%溶液中处理数分中,经水清洗和风干后,尽快地送去印刷。2、溶剂处理:利用某些有机溶剂或氯坯等洗擦处理表面,使聚烯绘的非结晶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熔解,形成粗糙不表的表面,然后以热空气进行干燥,通常用以下

4、几种溶剂进行表面处理:二甲苯50%与乙醇50%相混,含有一定浓度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等。3、电晕处理:①电晕处理原理与方法:电晕处理经常用在薄膜吹塑含温线上,因为塑料薄膜中常加入抗氧剂和爽滑剂等助剂,这些助剂有时效性,电晕处理后,即刻印刷,效果最好。电晕处理装置屮包括一个高压交流电机,输出变压器和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级是联接在高压金属极(耐压10-40KV)和高频发生器(1-4KHZ);另一个电极是接地钢轮或刃刀,它和高压电极保持1.5—3mm距离,金属极板的宽度比被处理薄膜的宽度略窄5-10mm,以避免直接放电短路,将处

5、理的薄膜连续的送进两个电极之间,由于高压电使空气中的氧高度电离而产生臭氧,使薄膜表面受到氧化处理,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使膜面氧化,在活性点生成极生基团,从而易于接受油墨,经过处理的表面发生极化,产生静电吸附,并在膜面产生细微的糙化作用,从而改变了薄膜表面与印刷油墨的化学性结合和机械性结合。电晕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丁振荡器的输出功率、电极与薄膜表面之间的距离,薄膜的材质及其薄膜通过电极的速度,调节电晕放电的强度,以形成云雾状的紫暗色火花为最佳状态。①电晕处理对薄膜表面的作用与效果。A、表面氧化:氧在电晕机处理高压电的作

6、用下产生电离形成臭氧(03)o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立即氧化聚乙烯分子,可以在聚乙烯上生产拨基,不饱和键等。空气屮的氮化也同样可以被电离成离子体与聚乙烯分子产生作用,在聚乙烯分子链上生成胺型基团,并可继续被氧化,生•成…系列含氧化物。表面氧化Z结果,使聚乙烯薄膜转化极性,由低表面能转化为高表面能,使其对印刷油墨的润湿性,粘附性增加,从血提高印刷品之印迹牢度。B、表面极化:非导性塑料薄膜在高压频电场作用下,分子内的电荷产生位移,而在表面形成感应电荷,这种感觉电荷的存在就可以在极性的油墨分子产生库仓吸收。C、表面观察粗

7、造:电晕处理后薄膜表面粗化,用扫描显微照相观察表明:塑料薄膜膜面摩擦系数增大,能改变原来膜面光滑的形状,有利于薄膜印刷的干燥和粘附牢度。①、电晕表面效果鉴定方法:A、湿性试验法:因经过氧化后表面粗化,这时若将水或油墨滴在处理过的表面上,就会很快从表面扩展开来。B、热合粘性化:处理过的薄膜感到特别沾粘,绝热纸(如玻璃)其粘性与牢度成正比。C、斯考茨(Scatch)粘胶袋试验法:将压敏胶带牢固地加压到薄膜印刷表面,然后快速拉开并记下油墨的转移量,一般油墨的迁移量不超过1%,被认为合格,也可以采用橡皮膏或粘胶带对印刷墨面作粘

8、拉试验来检查处理效果。D、折皱试验:即将印刷表面搓揉或折皱,油墨不应出现脆裂或成小碎片剥落,否则表明油墨与膜面的结合牢度是不满意的。E、薄膜电晕处理效果的润湿力试验法。印刷工艺规立产品质量耍达到快干和墨迹厚实,层次清晰,但有时也有会产生印膜脱色和墨层在印刷之中被粘结掉的情况,可采用润湿力试验法检验薄膜电晕效果,其方法是聚乙烯或聚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