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谷子栽培综述

【精品】谷子栽培综述

ID:43338672

大小:98.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01

【精品】谷子栽培综述_第1页
【精品】谷子栽培综述_第2页
【精品】谷子栽培综述_第3页
【精品】谷子栽培综述_第4页
【精品】谷子栽培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谷子栽培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作物学谷子栽培XXX题目:姓名:班级:学号:一、谷子生产在国民经济屮的意义二、谷子生产概况与种植区划1、谷子生产概况2、谷子种植区划三、谷了的起源与分类■谷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4一、谷子的生育进程二、谷子的生氏发育1、种子萌发与出苗2、根的生长3、分藥4、叶的生长5、茎的生长6、幼穗分化形成7、抽穗开花与子粒形成三、谷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2、水分3、光照4、养分5、土壤■谷子的产量形成与品质7一、谷子的产量形成1、干物质积累与分配2、叶面积动态变化二、谷子的品质1、营养品质与环境2、小米的食味品质■谷子的栽培技术8一、轮作二、土壤耕作三、施肥四、播种1、种了

2、处理2、播种期及播种方式五、口间管理六、收获■概述一、谷子生产在国民经济屮的意义谷了(Setariaitalica(L.)BcaurV.)属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古称粟,是我国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因其耐旱、耐癖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好的抗旱作物;子实外壳坚实,能防湿、防热、防虫、不易霉变,可长期保存。去壳后称小米,含蛋白质11.7%,脂肪4.5%,碳水化合物72.8%,述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钙、磷、铁及维生素A、B1、胡萝卜素等,小米还可以酿酒、制糖。谷了是粮草兼用作物,粮、草比为1:1~3。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分析,谷草含粗蛋口质3.16%、粗脂肪

3、1.35%、钙0.32%、磷0.14%,其饲料价值接近豆科牧草。谷糠是畜禽的精饲料。二、谷子生产概况与种植区划1、谷子生产概况谷子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就大量种植,殷商时期己是人们的主食。谷了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产区是亚洲东南部,非洲屮部和屮亚等地,以印度、屮国、尼日利亚、尼泊尔、俄罗斯、马里等国栽培较多。据1996-2000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全国谷子种植面积125万〜152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2%~1.4%;总产量213万~357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0.5%~0・7%;平均单产160r2359k

4、g/hm2o谷子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酋、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2、谷子种植区划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种植方式,全国谷子产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1)东北春谷区:包扌舌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地处北纬40-48,海拔20-400111。无霜期120-170d,年平均气温12~16°C,降雨量400^700mmo(2)华北平原夏谷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地处北纬33~39Z间的平原地区,海拔高度在50m以下,无霜期150~250d。年平均气温12~16°C,年平均降雨量400

5、〜900mm。(3)内蒙古高原春谷区:包括内蒙古、河北省的张家口地区、山西省的雁北地区。地处北纬40-48o械150m以上。无霜期125~140。H照时数14h以上。年平均2.5~7°C,年降雨量250mnio(4)囲可屮、上游黄土高原春夏谷区: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地处北纬30-40,海拔600^1000m,无霜期150~200d,日附照时数14h左右,年平均气温7~15°C,年降雨量350^600mmo三、谷子的起源与分类谷子起源于我国。据对西安半坡遗址、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等出土的大量炭化谷子考证,谷子在我国有5000^8000年的栽培历史

6、。依据生育期划分,早熟类型(春谷少于110d,夏谷70〜80d)、中熟类型(春谷liri25d,夏谷⑻〜91d),晚熟类型(春谷125d以上,夏谷99d以上)。■谷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谷子的生育进程谷子生育进程包括三个生长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氏并进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指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拔节期为止,春谷为45〜55d,夏谷为22〜30d;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指从拔节到抽穗期为止,春谷为25~28d,夏谷为18~20d;生殖生长阶段指抽穗期到子粒成熟期,春谷为物~60d,夏谷为42~50d。二、谷子的生氏发育1、种子萌发与出苗谷子发

7、芽的适宜温度15~25°C、最低温度6°C、最高温度30°Co谷子种子发芽需水较少,吸水约占种子重量的25%。适宜的发芽含水量为30%〜35%,种子发芽最适宜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为50%左右。2、根的生长谷子为须根系,出出生根与次生根组成。种子萌发时,首先长出一条种子根(胚根)既初生根,初生根再生侧根。初生根入土较浅、一般为20^30cm,深的可达40cm以上,向四周扩展,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幼苗生长。幼苗4叶时,主茎地下6~7节处发生次生根,入土深度可达100cm以上,水平分布达40~50cm,主要分布在30cm耕层内。3、分藥幼苗4~5片叶时,地下2~4个茎节上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