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3346893

大小:19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一、

2、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批评家要历练审美力马忠①当下的某些文学批评,充斥的是大量“拉大旗、作虎皮”,糊弄人的文字。要么是深奥晦涩,要么是流于浅泛。尤其是一些学院式批评,往往以学术规范为终极学术目的,却忽略了文学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②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大的功能是对一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而正面发现离不开审美感受,批评家应该从文本研究出发,发现、总结、升华出理论品质、理论内涵。这才是文学批评的创造力和创新

3、性的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度饱受诟病,究其薄弱、乏力的原因,不能不说与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有关联。  ③一个批评家要写出有生命力的文学批评,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也不能缺少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审美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基础,更注重文学的内部构成和形式,通过解剖和分析文学作品,用理性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作品之美。别林斯基曾说:“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的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历史的批评了。”④那么,强调批评中的审美感受力,会不会削弱思想分析的力量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强调审美感受力,是为了加强、为了更好地

4、发挥思想分析的威力。在文艺批评这门学科中,如果没有丰厚的审美感受力,思想分析往往成为公式概念的演绎;同样,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分析,审美感受也将显得软弱和肤浅,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⑤如何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批评?首先要调动整个心理功能,去感受、体验、理解作品,去捕捉美的印象和把握美的特征,并进而做出审美的判断和评价。只有这样,文艺批评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批评,才有可能引导读者去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愉悦。其次,要充分学习古今中外的审美批评经验,在学习借鉴

5、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丰富发展新的审美批评体系并使之系统化。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对具体的文学文本的细读。负责任的批评必须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不乏真知灼见。  ⑥所有的艺术活动,“情动”是关键,文章之“言”,文学之“嗟叹”皆因情而生。这一点当下的文学批评走失了。对此,批评家吴义勤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文学批评家的代言人意识取代了个人意识。因此,文学批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个体的审美体温,变成了冷冰冰的新闻发言人式的文字。没有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真实感受,就没有了感染力,没有了可信度。”文学批评家要有很强的

6、个人意识,必须保持文学研究的感受,要保持对文学作品的直感和历史眼光。  ⑦一言以蔽之,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在这里面,它必须渗透着批评家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理解。批评家只有历练了自身的“审美力”,获得了感受情感、细读人物与作者内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资格去对作品、作品中的世界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言,才有可能获得文学批评技巧与文学理论上的进步与充实。(选自2019年1月30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些学院式批评多以学术规范为终极学术目的,这导致

7、此类文章缺乏应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B.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度饱受诟病,表现得薄弱、乏力,主要是由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造成的。C.文学批评应以审美批评作为基础,审美感受力不强,文学批评思想分析的威力往往也会有所减弱。D.从文本研究出发总结、升华出的理论品质和内涵,是重新整合、丰富发展新的审美批评体系的基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当代文学批评现象入手,论证了“审美感受”对当代文学批评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意义。B.文章论证了文学批评审美感受力与思想分析的关系,并突出思

8、想分析对审美感受力的意义。C.文章提出了重建中国当代文学审美批评的具体方法,强调了个人意识对文学批评的重要性。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批评家要历练审美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良好的理论素养,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是批评家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实现其作品最大功能的基本条件。B.文学批评中“情动”是关键,文字和情感皆因情而生,所以必须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能不乏真知灼见。C.一部作品必须经受住美的判断和评价才可能值得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