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

ID:4334920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_第1页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_第2页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案例: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2001年9月,国务院在苏州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太湖水资源保护“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十字方针。蓝藻是藻类中的一种,属浮游生物。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蓝藻是最早

2、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因此,从蓝藻本身来看,其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2007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比往年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在太湖的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0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部分鱼类因缺

3、氧而死亡。特别是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5月16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8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恶化,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藻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水华中含有大量MC。MC是一种环状肽类物质,性质稳定,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不仅直接对鱼类、牲畜产生毒害之外,还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因此,蓝藻爆发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它已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太湖蓝藻爆发的成因我国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2759个,总面积达91019km2,其中只有约1/3的湖

4、泊是淡水湖泊,并且绝大部分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太湖就是这众多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太湖富营养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隔10年湖泊富营养化上升一个等级,而水质则下降一个等级,目前全湖处于富营养到重富营养状态,而湖泊水质则属于劣五类。而此次太湖蓝藻爆发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集中体现。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

5、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对太湖的水质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整个太湖全湖平均氮磷含量分别高达4.0mg/L和0.13mg/L,已远远超过富营养化湖泊的标准,藻类已经呈全湖性分布。造成太湖水体氮磷增高,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1太湖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巨大太湖地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

6、000人左右,是世界上人口高密度地区之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人口增多使得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量迅速增大,成为太湖河网地区氮磷指标的重要来源。1.2环太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上农家肥不再被利用,农民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河道,不少农村河道已成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化粪池”和农村垃圾的倾倒场所。其次,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60%以上农药、化肥随农田排水排入河道水体。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从1979年的24

7、.4kg增加到目前的66.7kg。1.3气候变化及湖体水循环能力降低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环太湖区域冬春季温度逐年上升,导致越冬藻类数量的提升和爆发性生长期的提前。同时由于太湖流动缓慢、蒸发量大,降水补充少,水位下降,水循环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明显减弱,从而促进了太湖蓝藻的爆发性。2007年1-4月太湖水温高于正常年份,尤其是4月25日以后太湖水温一直维持在20℃以上,为藻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条件;2007年1-4月太湖水位相对较低,4个月平均水位为2.94m,比常年平均水位低5cm,单位水体光照强度较大,再加上整个太湖水温相对较高,促进了藻类生长

8、;同时,2007年1-4月偏南风风向显著高于往年平均,使得其他湖区的藻类易于向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