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

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

ID:43350283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30

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_第1页
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_第2页
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_第3页
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_第4页
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第十四课时教案广利中心小学焦佩珍一、教学内容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中人交,止于信。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让学生了解这一文段的主要观点,熟读成诵。2、培养学生寻找最合适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3、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4、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三、教学重难点1、明白文段的观点,

2、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2、熟读成诵。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大学》的主题:三纲、八目。“三纲”“八目”5。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背诵上一节学习的内容。(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听录音,比较自己的读音和读法。3、再读,正音:邦bāng、畿jī、惟huái、缗mí、蛮má、丘qū、隅yǜ、穆mù、於wū、缉jī、熙xī。4、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刘读、抽读。(三)整体感知文段1、读文段,边读边

3、思考以下词语的意思。邦畿:天子的京都,包括京城及其郊区。惟民:民众。所止:所居住的地方。缗蛮:绵蛮。“缗”通“绵”,鸟叫声。丘:山冈上。隅:角落。止:栖息。其:它。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叹词。缉:继续。5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君:国君。仁:仁爱。敬:恭敬。孝:孝顺。慈:慈爱。信:信用。2、再读文段,感知文意。《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

4、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3小组交流:读了文件段,你明白了什么?4、检查汇报。(1)、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2)、“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3)、知已知彼,为人处事要光明磊落,庄重谨慎。5《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

5、,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重要的。5、读了文段,你发现什么规律?指名汇报并板书。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交信(四)拓展1、看例子,谈想法。(结合刚刚学习的内容,说说图片中的人物体现了什么?2、联系生活,谈感受。(五)熟读成诵。(六)小结: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已知彼,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庄重谨慎。(七)附板书君仁臣敬知其所止子孝庄重谨慎父慈5交信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