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勘察步骤

滑坡勘察步骤

ID:4335250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滑坡勘察步骤_第1页
滑坡勘察步骤_第2页
滑坡勘察步骤_第3页
资源描述:

《滑坡勘察步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滑坡勘查的难点主要是首先要定性,是什么类型的滑坡,滑坡的大小、范围以及滑坡的各个要素;再一个就是滑动面的确定,滑坡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的反算、灵敏度分析、稳定性方法以及滑坡推力分析。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地质背景、性质及其危害程度,分析滑坡的主次条件和滑坡原因,并判断其稳定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提出预防与治理方案建议,提出是否要进行监测和监测方案。勘察要点一般应包括下列几项:1、查明滑坡性质以确定整治方案查明滑坡性质即通过现场调研,从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和坡体结构分解出滑坡的条块和级数。由于地貌是坡体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内在条件的外观表现,坡体可据构造单元或古滑坡滑动过程中的拉

2、裂隙形成的沟分出侧界,进而通过钻孔勘探来确定滑动面位置、地下水分布,初步掌握滑坡性质及其各条块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对(大型)滑坡防治中抓住关键条块、有的放矢进行治理。2、滑坡勘察的测绘与调查滑坡勘察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调查范围应包括滑坡及其邻近地段。比例尺可选用1:200~1:1000。用于整治设计时,比例尺应选用1:200~1:500。3、滑坡勘察的勘探滑坡勘察中勘探以钻探、触探、坑探(包括井探、槽探、洞探)和物探为主,其工作量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勘探线、勘探孔的布置应根据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种类、性质和成因,滑动面的分布、位

3、置和层数,滑动带的物质组成和厚度,滑动方向,滑带的起伏及地下水等情况综合确定。除沿主滑方向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及滑体外也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线。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40m,在滑坡体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如设置地下排水和支挡设施)的地段,也应布置勘探点。②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面,进入稳定地层,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深入稳定地层一定深度,满足滑坡治理需要。③在滑坡体、滑动面(带)和稳定地层中应采取土试样,必要时尚应采取水试样。④应查明地下水的层数,各层地下水的位置,含水层厚度,水的流向、流速、流量、补给来源及其承压性质。⑤对于规模较大的滑坡,宜布置物探工作。⑥滑坡勘探宜

4、采用管式钻头、全取芯钻进,土质滑坡宜采用干钻,钻进过程中应细致地观察、描述和注意钻进难易的记录。4、确定滑坡滑动面(带)位置滑面(带)是不动体与滑动体的分界面,因滑动时的摩擦作用,不管是在土质的成分、粒度,还是在土质的颜色方面,都与不动体与滑动体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滑动时的摩擦滑动,滑面一般比较光滑,且部分发育有擦痕。深部的滑动面或滑动带,表现为钻进时突然不返水,突然变软,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突然回落,岩芯呈稀泥状,土工试验结果为软塑。对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及其他勘探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可靠的滑坡滑动面位置及其形态。目前有二种方法可以应用:(1)直接连线法;(2)综合分析法。5、滑

5、坡滑动面岩土抗剪强度的确定确定滑坡滑动面(带)岩土抗剪强度主要采用试验方法确定,也可采用反分析方法检验滑动面抗剪强度指标。当采用试验方法确定滑动面岩土抗剪强度时,其试验应满足如下要求:①采用室内、野外滑面重合剪,滑带宜作重塑土或原状土的多次剪试验,并求出多次剪和残余剪的抗剪强度。②采用与滑动受力条件相似的方法(快剪、饱和快剪或固结快剪、饱和固结快剪)。③采用反分析方法检验滑动面的抗剪强度指标。6、监测工作规模较大以及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滑坡,应进行监测。滑坡监测的内容包括:滑带(面)的孔隙水压力;滑体内外地下水位、水质、水温和流量;支挡结构承受的压力及位移;滑体上工程设施的位移等

6、。滑坡监测资料,结合降雨、地震活动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综合分析,可作为滑坡时间预报的依据。滑坡即属于一个边坡稳定问题又属于一个地质灾害问题,滑坡的勘察,关键看是已经滑动还是有滑动趋势的,如果是已经滑动后的,勘察的结果就是为了的出比较重要的一个结论,再次滑动的可能性和滑动面,方量等。如果是有滑动趋势的没,关键最后的结论就是找最大可能的滑动面和一些滑坡要素,把治理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原始取得,之后设计人员才能根据这些资料计算设计治理方式等等。滑坡方面的问题是如今地质灾害中比较普遍的。勘查是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防灾预案、实行监测、组织治理等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

7、一般勘查的目的:(1)查明工程区滑坡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岩土层结构特征,确定其类型、规模、成因、分布规律,发展趋势、活动特征及其危害程度;(2)分析工程区各段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3)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钻探,查明:①工程区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特征、滑坡地带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②滑坡体物质组成、岩土层类型、成因、厚度、物理力学性质;③基岩面的形态、坡度及岩体风化程度和完整性;④滑坡体地下水分布情况、深度;⑤滑坡、裂缝等特征要素,并基本查明滑动带部位、滑动方向和滑动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