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

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

ID:43353270

大小:2.14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08

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_第1页
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_第2页
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_第3页
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_第4页
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IE七大手法之人机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E七大手法——人机法抽查动改人机流程双手五五防呆手法名称简称目的防止错误法(Fool-Proof)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使工作第一次就能做好的精神能具体实现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变为更舒适、更有效率5×5W1H法(5×5何法)五五法借着质问的记考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双手换做法(左右手法)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的过程中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流程程序法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工作抽查法抽查

2、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相IE七大手法的使用目的那些工作需要改善?!下面的几个因素,可以做为找出那些工作需要改善的启示.成本——金钱,工作时间以及机器使用上花费最多的工作工作量——工作量最多的工作永续性——需要持续很久的工作人数——有很多员工从事的工作熟练度——共大把要高孰练的人担任的工作改由低熟度的进度——未能按预定的进行而需要加班的工作工作质量——未能达到所要求质量基准的工作浪费——劳力度或时间浪费较多的工作危险性——发生很多灾害的工作,或者容易发生灾害的工作疲劳——肉体上或者精神上很容易疲劳的工作环境——在灰尘,噪音,恶臭,气温等恶劣环境

3、下的工作一、人机法Man-MachineChart(一)人机法概念1.手法名称人机配合法,简称为”人机法”。通过对以人为主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的组合﹑合理的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做的分析。2.人机法的目的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使工作平衡减少周程时间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决定最合适的方法3.人机法的意义以图表的方式,记录操作人员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并藉此记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4.人机法的应用范围1

4、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数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了解在现况下,操作人之时间或机器之时间是否妥善应用;依上述之记录加以质疑,寻求改善之地方;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单人——单机单人——多机多人——单机人机配合联合作业运用人机法案例成型车间:1人操作2台机切割加工中人员上料该员同时操作两台机运用人机法案例现状描述:弯腰操作丝印机台!!丝印技工、全检使用的塑料凳子高度不能调节且容易损害,员工身高不一致,有高有矮,高凳子要弯曲身体才可操作机台,人员的身体负担加大,身体无法平衡,所做出的质量无保障,出现丝印不良现象.A(实施)無形效益凳子

5、调低,问题解决P(计划)D(执行)效率提昇工作順暢1.现丝印车间所有凳子均已按提案者的构想更换,使用有明显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高度不能调节1.使用可调节凳子,提升效率,减轻疲劳度C(检查)提案手法的讲评提案者活用了IE七大手法中的人机法.减轻了负担最重的人员(操机手)的工作疲劳度,让作业更轻松,是一个成功改善的提案GOOD!5.人机法的特点(1)、基本原则:A.平衡小组之工作量。B.增加机器使用的比率。C.减轻负担最重的人员之工作。D.删除不必要的步骤。E.合并各步骤。F.使每一步骤容易进行。(2)、附属操作能否删除?□1.视同不必要而删除。□2.以改变工作次序而删除

6、。□3.使用新或不同之设备而删除。□4.以改变布置而删除。(3)、移物能否删除?□1.随操作之删除而删除。□2.合并。□3.改变设备。□4.改变布置。□5.改变工作次序。□6.使用输送带。(4)、延迟能否删除?□1.改变工作次序。□2.改变布置。□3.使用新或不同之设备。(5)、检验能否删除?□1.此检验真有需要吗?检验后之资料供何用?□2.是否有不必要之重视现象?□3.以别人来检验能否更为方便?□4.是否于制程之最佳位置行之?(6)、操作能否合并?□1.改变工作之次序。□2.改变布置。(7)、移物能否合并?□1.改变工作之次序。□2.改变布置。□3.改变每次搬运之

7、数量。(8)、迟延能否合并?□1.改变工作之次序。□2.改变布置。□3.遇有休息时,能否合并。(9)、检验能否合并?□1.改变工作之次序。□2.改变布置。(10)、操作能否简易行之?□1.使用更好之工具。□2.改变控制之位置。□3.使用更佳之材料容器。□4.使用不同之肌肉部位。□5.减少视觉需求。□6.采用更好之高度。□7.使用惯性。□8.使用夹具。(11)、移物能否简易行之?□1.改变布置,缩短距离。□2.改变移物之方向。□3.改变于制程中之位置,以缩短距离。(12)、由于新人之影响所产生之迟延,能否删除?□1.改变参加之小组人员。□2.减少人员迟延时间至最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