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热与脾胃、肝胆湿热的治疗

脾热与脾胃、肝胆湿热的治疗

ID:43355255

大小:20.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脾热与脾胃、肝胆湿热的治疗_第1页
脾热与脾胃、肝胆湿热的治疗_第2页
脾热与脾胃、肝胆湿热的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脾热与脾胃、肝胆湿热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脾热脾热主要症状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感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心脾积热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其他还有心火旺盛、阴虚内热夹湿等原因。治疗上主要是清心脾积热,常用药物有 栀子、黄芩、连翘、 大黄、木通、 甘草等。  一般的脾热可以用绿豆百合粥。绿豆百合粥清热, 生津,可以去脾热,严重的脾热可以在前面的粥里加金银花。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另外,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富含 维生素的蔬菜、瓜果,忌食 辛辣食物,戒除烟酒,尤其是不能饮酒,少吃牛肉、羊肉等“上火”的 食物。还要注意保

2、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千张纸 10克射干12克虫蜕8克马勃12克青果15克,麦冬15克, 石斛15克,生地15玄参12克甘草5克。2剂服三天,连服10剂(15天)。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脾胃湿热又叫中焦湿热 答一:黄柏(颗粒冲剂)10g/日,送服参苓白术散 答二1脾胃虚寒证。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    参苓白术散 、人参健脾丸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补中益气丸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2脾胃气虚    精神疲惫,全身乏力,不思乳食,或拒食,伴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大便溏薄或夹有乳食残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香砂六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3湿困脾阳   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

4、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茵陈五苓散          葛根芩连汤 4 阴虚火旺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伴头昏,腰酸乏力等。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玉女煎,  龟芪参口服液     玉盘消渴片刘业生 主

5、治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全科擅长: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预防保健有多年的丰富经验。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多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治疗多以化湿理气为主,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湿,祛湿最常见藿香、佩兰、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渗平和之品,待湿去热孤再适当加入清热药。殷冬生 职称:医师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54235病情分析:脾胃湿热,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

6、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意见建议:治疗原则,健脾化湿理气清热。脾胃虚弱才生湿,热生于湿后,先祛湿,后清热。参苓白术散,或者平胃散,健脾燥湿。后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清热药即可请问如何区分脾胃湿热肝胆湿热zj张求医生爱心医生向TA提

7、问 帮助网友:251称赞:28      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

8、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