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效率分析与管理

IE效率分析与管理

ID:43355498

大小:663.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08

IE效率分析与管理_第1页
IE效率分析与管理_第2页
IE效率分析与管理_第3页
IE效率分析与管理_第4页
IE效率分析与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IE效率分析与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效率分析与管理PACPerformanceAnalysisandControl制作:李海亮目录一、效率的概念…………………………………………………3二、PAC的概念…………………………………………………8三、效率改善方案………………………………………………16四、PAC如何在我们公司实施…………………………………19五、PAC实施后的实施后的标准化…………………………….21◎生产性是...生产性=产出(OUTPUT)/投入(INPUT)*劳动生产性=生产量/实际时间◎生产性的两个侧面劳动生产性=生产量/实际时间=(生产量/

2、标准时间)x(标准时间/实际时间)(制造方式的效率)(实施方面的效率)音乐=作曲(乐谱)x指挥/演奏演戏=剧本x演出/演技劳动生产性=制造方式x实施效率(创造的产物)(实施者能力和努力的产物)高水平的劳动生产性=制造方式的开发x高水平的效率管理效率(Performance)概念生产性总制造时间(单位产品)执行能率的Loss方法上的Loss改进技术VE(valueengineering)接近IE(industrialengineering)接近Performance(能率)(PAC)无作业Loss设计Loss生产System的

3、LossPerformanceLoss管理上的Loss作业上的Loss效率(Performance)概念生产性和浪费的结构投入(INPUT)产出(OUTPUT)区分基本工时(价值工数)设计浪费设备和方法LOSS操作者责任的损失工时管理监督者责任的损失工时方法上的损失工时概念发生例子管理指标接近方法满足产品性能的必要工时由于产品设计误差引起的损失工时机器选择,布局设计,制造方法误差引起的损失工时特定的制造方式引起的设想以外的工时-设计成难以加工,组装的结构-设计成过于苛刻的误差要求和修整状态-包含不必要部品的设计-选择性能差的

4、设备-不恰当的不拘安排-选择需要长时间的作业方法-富余时间过度的生产台数-机器问题,不良引起的作业效率下降-作业者的工作激情引起的产量下降-作业者走神引起的一时休息-无视标准方法引起的低能力发挥-机械故障,材料短缺引起的待机-超过生产计划的过剩人力和设备制造方法(标准时间)实施效率(Performance)VE接近IE接近从效率管理侧面接近效率(Performance)概念生产性和浪费的结构生产性向上通过引进高价设备,提高运行速度,提高其性能尽量把手工作业变为机械化,自动化,想方设法改变布局◎效率(Performance)管

5、理是...为了达到作业目的,规定作业标准和作业速度后告诉作业者,为了判断是否按作业标准操作,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进行成果评价,对达不到要求的对象树立对策,并实施的管理领域◎效率(Performance)管理的重要性...若效率低,得不到与设备投资相一致的高产量,低成本的效果,反而引起成本的上升,这给经营带来不利,难于适应市场环境※下列两种情况下生产性一致制造方式200%,实施效率50%→生产性100%制造方式100%,实施效率100%→生产性100%效率(Performance)概念效率管理的概念效率(Performance

6、)浪费的发生结构努力-自身条件不好-公司内人际关系不好-公司没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监督者,领导指导不足-作业者的努力不足或不适合此工作能力-工作的作业环境不好(热,毒气等)环境-作业时犹豫-不按规定的作业方法-不能充满激情地主动工作-操作失误带来的加工不良-作业速度下降-部品组装时遗漏-作业过程休息第一步决定标准时间和标准作业方法第二步进行教育和训练第三步技能评价和设定技能向上目标第四步实施及成果评定第五步技能评价第六步继续教育和训练效率(Performance)改善体系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

7、率(Performance),由于操作者本身的能力和努力不足带来的时间浪费叫效率(Performance)浪费,消除这种浪费的过程叫效率(Performance)改善。通过作业者自身努力来提高技能通过监督者和领导者的作业指导效率(Performance)概念效率改善技术PAC系统的定义PerformanceAnalysisandControl实施效率的分析及管理PAC是通过作业努力,提高效率(Performance),达到之后通过效率管理维持在高水平的管理方式PAC系统的特点1.运用科学的标准时间,测出效率2.不通过金钱刺激

8、,而是通过现场监督者的指导来完成3.分离各职位责任的效率4.部门具备每天能够配置适当人员的机动能力5.关于效率的分析报告PAC概念-生产线各级管理者应有的姿态1.一线监督者(线长)应该在现场经常监督和指导作业者2.一线监督者(线长)应该自觉地直接指导和监督作业者(不能通过下边的(多能工、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