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ID:43356220

大小:47.5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9

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1页
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2页
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3页
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4页
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

2、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原因一、历史背景:解放前夕和建国以来,中国农村走过了五个艰难的历程:1.土地制度改革(解放前夕—1952年)、打土豪、分田地,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2.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1953年—1957年)。过早地走集体的道路,损害了农业的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978年)。这一时期的“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共产风”、“浮夸风”等导致三年自然灾害时

3、期,全国饿死了上千万人。后期的农业学大寨,“大锅饭”、“大呼隆”,干事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收不到稻谷收稻草,收不到稻草收精神”等极左错误路线,使农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年—现在)。1978年12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生产队长严俊昌在社员严立华家里开会,上演了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幕。5.农村税费改革时期。1996年以后,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和随着农民负担的加重,“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干部强迫命令,作风粗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指导思想,“三农”问题

4、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从2001年起,中央就在有些省份进行税费改革的试点,2002年全国推开。从2006年1月1日起,全国取消农业税。皇粮国税自古有之。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起实施农业税条例,到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个古老的税种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给了农民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

5、尚未改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处在爬坡过坎阶段,“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用胡锦涛同志的话说,就是“三农”问题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原因中央之所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胡锦涛总书记在这

6、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说,“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伤则国贫”。基础不稳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粮食安全问题。中央十分关注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2005年我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了4.8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比历史最高水平还低近3000万吨。如果粮食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将会引起全国大乱。②耕地逐年减少。解放初期全国人均耕地10.7亩,现在只有1.41亩,我国的耕地只占世界的9%,而要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1996年—2004年8年间净减少耕地1.41亿亩。③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落后。南涝北旱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

7、加对农业的投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2.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是个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国家。主要差距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1978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两者收入差距的绝对额为209.8元,差距比为1∶2.57。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