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

ID:43357657

大小:80.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目的要求:1.掌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2.熟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及其关系。二、内容概述本章论述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分为3节: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本节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作为切入点,回答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所涉及的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问题.指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把科学实践观引进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方法论同

2、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思维和存在精神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也决定着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进而对物质范畴作出科学届时,阐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影象.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通过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物质性等问题的解决,深刻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

3、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18在第一节中,突出讲授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

4、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从事件触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通过对连写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事物物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通过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握矛盾的基本属性:通过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矛盾问题的精髓.通过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

5、变及其相互转化,把握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通过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蕴涵着矛盾分析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两着是相互联系,

6、相互补充的。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着重解决在掌握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基础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阐明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的能动作用等.论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需要正确理解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关系.三、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8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在批判地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

7、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而且必将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历史上的唯物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从自然事物与人的感性活动的辩证关系中对物质概念作出了本质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具有

8、重大的理论意义。首先,它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与唯心论和二元论彻底划清了界限。其次,它指出这种客观实在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再次,尽管物质的形态、特性、结构是多样的、复杂的,但是只有客观实在性才是哲学物质概念的本质。这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