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ID:43364868

大小:13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30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目录1、冻伤事故概述2、预防冻伤事故基本安全要求2・1什么是冻伤事故2・1・1冻伤事故的成因2・1・2冻伤的易发时机2・1・3冻伤的临床表现2.2如何预防冻伤事故2・3冻伤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3.冻伤的主要症状4、冻伤急救与治疗5、预防措施6、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6・1应急组织机构6・2应急组织职责7、应急处置7・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7.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7.3应急处置措施7.4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1v冻伤事故概述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的强度、

2、风速、湿度、受冻时间有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在极端寒冷,特别在高原地区可发生肢体的冻伤,若核心体温低于正常,即使体温过低尚未出现,可加重冻伤。冻伤一般表现为耳廓、手、足等处发红或发紫、肿胀,严重时会岀现肢体坏死,甚至死亡。2、预防冻伤事故基本安全要求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冻伤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冻伤工作。1、什么是冻伤事故(1)冻伤事故的成因〈1>环境因素的直接作用寒冷是发生冻伤的主要原因,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局部热量散失增多,当局部温度降低至组织冰点

3、以下吋,即可发生冻伤。潮湿是促进或加重冻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衣服、鞋袜潮湿或被水浸渍,即使环境温度并不很低,也可因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环境而引起冻伤。大风也是促进或加重冻伤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加剧了热的散失,风速愈大,身体受冷愈重。身体局部与极冷的金属、石块、地面、墙壁等冷物接触时,因为它们导热性强,能使局部强度急剧下降或发生冻结,以致产生冻伤。〈2>机体因素的诱发作用所有能导致温热调节障碍、循环障碍和与产热有关的内分泌障碍等都能诱发冻伤。吸烟或饮酒过量、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手脚多汗、有冻伤史等都能诱发冻伤。(1)冻伤的易发时机<1

4、>极冷:突然遇到暴风雪,骤然受严寒侵袭;涉水后鞋袜不能及时更换;拂晓最冷时行动;赤手射击、填弹、搬炸药包等。<2>静止:潜伏、伏击、昼夜据守阵地、负伤等情况下,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局部血液循环不良。<3>出汗:大量出汗后在冷环境下静止停留过久或打瞌睡。<4>装备缺损:防寒装备破损、鞋袜或手套狭窄或丢失;求战心切,过早地轻装。<5>疲劳:过度疲劳、掉队迷路、饥饿、全身抵抗力下降。(2)冻伤的临床表现冻伤一般分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由10°C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另一类称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的低温所造成,分局部冻伤或全身冻伤。

5、<1>非冻结性冻伤①冻疮:多于初冬和早春低温或潮湿条件下发生,好发部位为手、足、耳和面部。初时皮肤发纟甘、水肿,出现红斑、感觉异常、灼痒与胀痛感。如果水肿突出,可发生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表面溃疡,渗出浆液。如由继发感染,则会出现脓和炎症。②战壕足:是战时长时间立于湿冷的战壕内所引起的。其症状和冻疮类似,初期仅双脚感觉寒冷,继而麻木,有时脚底有刺痛或钝痛感。①浸渍足:是下肢在不太低温的水中长时间浸泡而由缺乏运动时发生的。开始时局部呈缺血现象,足背发凉肿胀,有沉重及麻木感。继则岀现充血现象,血管扩张,由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及感觉,有时发生水泡,重

6、者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2>冻结性冻伤①局部冻伤,伤员皮肤苍口、冰冷、肿胀、疼痛和麻木,重者感觉丧失。②全身冻伤,先感寒冷、疲倦、嗜睡、步态不稳,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检查可见皮肤苍白厥冷,口唇及手指青紫,呼吸、脉搏徐缓,瞳孔反射迟钝或消失。体温的下降程度是衡量全身冻伤轻重的重要标志,当直肠温度降至35°C时,代谢开始减弱。直肠温度降至33°C-30°C时,战栗停止,出现肌僵状态。直肠温度降至25°C-24°C吋,可因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2、如何预防冻伤事故(1)加强防寒教育,普及冻伤知识一线员工由于户外活动频繁,尤其是夜班,

7、在防治冻伤方面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需要对寒冷进行科学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寒是一项群众性工作,要领导重视,安全人员积极努力,更需要广大员工积极行动,共同做好防寒工作,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大家在思想上重视,懂得道理,明确方法。具体教育方法内容,应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有行之有效的经验,必须大力宣传,并针对具体情况,督促付诸实施。(2)做好防寒保障,搞好物质供应在入冬前,对个人冬装应进行检查,冬装必须合身,鞋子要求稍大一些,能防水,有鞋垫。居住场所必须注意保暖,取暖设备要完好,室内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8°C,最低也不能低于13°Co冬季长时间

8、野营时,必须考虑取暖问题。注意膳食调配,适当增加脂肪、蛋白质和维&素的摄入,保证供应热食。(3)做好预防工作,制定防冻措施公司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干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