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

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

ID:43367456

大小:117.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30

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1页
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2页
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3页
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4页
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世界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十世纪世界史第四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一,起源1.经济政治因素:一战前的五十年里,马恩多次提到战争的危险.战前一百年里,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和平,但即使是这样,马恩仍预言了战争的危险•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预言呢?这就要从政治经济因素说起.2•文化因素。从社会达尔文说起.人类社会种族也有优劣之分,根据这种主义,他们认为战争是必要的,在战争屮,人类会变得更加纯洁,更加优秀。尼采主张超人学说,认为最后的胜利来白群众,并将领导人类,赞赏敢于冒险的精神,鼓吹权力意识。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战争意识与极端民族主义,如泛日耳曼主义

2、,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泛斯拉夫主义,泛塞尔维亚主义;泛奥斯曼主义。有这么多的民族主义,他们的诉求必将冲突,3.大国争霸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大国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霸主,大国很少对眼前的权力分配感到满足。他们时刻怀着对自己利益的求变Z机,只要感到划算,就会用武力达到目的,不惜代价。除非那个国家掌握着霸权。由于没有一个国家掌握着霸权,所以世界上永远充斥着大国竞争。军事集团形成过程: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只有发生了局部性的战争。相对的和平时期是由于当时欧洲处于势力均衡的年代,虽然法国战败,仍然是有势力的国家,

3、俄国虽是军事大国,但不得不保持低调;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英国,起着大陆平衡手的作用,欧洲警察。保持欧洲平衡的作用,以维持英在欧洲的地位。但最终被徳国打破这个局面。徳国的经济迅速崛起,1914,其钢产量比英法两国总量还多。随着自己力量的增强,德国要求自己的利益,阳光下的土地,向英国挑战。在法国,法德之关系好比中日关系。此时德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成为最明智的国家。1885年,英法争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德国如今两国在柏林见面,进行调停。为了调和与法关系,他放弃了一部分海外权益,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英法关系,同时与俄国结好,因为他们两

4、国在意识形态上都是君主制,共同反对英国的君主共和制。从此德法奥结为同盟。1890年他下台后,政策终止,因为那时德国己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不再需要委曲求全,同时新的领导人也比较年轻。德奥关系友好,结为同盟:奥以德为后台,德也需要奥的支持,接着意大利也加入这个同盟,但德奥关系较近。但随着这个同盟的形成,俄国不满,法国抓住这个机会,对俄国进行政治调情,对其示好。于一八九四年,与俄国签订了友好条约,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了一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刚开始,英国实行无所谓的态度。但随着德国的发展

5、,德国不太紧张与英国的关系,特别是英国与布尔的战争,虽然是英国取得胜利,但元气大伤,被历史学家看作是衰退的标志,其屮德国充当着不光明的角色。特别是德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英国认为第二三名的舰队数量不能超过英国,但徳国不理睬,加紧海军力量的加强,这令英国非常不满。1902,英日结盟,主动与日本示好。1904,法英结束在殖民地上的争议,1907,英与其另一个对手俄国妥协,寻求同盟,调整分歧。英承认俄在伊朗北部的范圉,俄承认英在南部的范阖,共同承认西藏为中国所有,看作英俄的缓冲地。英法俄基本调整其利益关系,但旧有的矛盾并没有消

6、除,所以并不紧密,当俄奥有争执时,英法并没有支持俄国。4.巴尔干危机。战争从巴尔干打起來。俄历代帝皇们的愿望,夺取巴尔干。战争时,俄打起泛斯拉夫的旗号。奥匈帝国也想控制巴,但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民族问题,人员复杂,三分之二为斯拉夫人,统治阶级处于少数地位。1867年,奥匈内的斯拉夫人希望摆脱其统治,加入塞尔维亚,而塞也想建立大塞尔维亚,成为中心。1911,意对土宣战,1912,土被打败。1913,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在瓜分战利品时,又发生纠纷,产生了一个新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虽然贫穷,但战略地位重要,对塞尔维亚形成威胁,因为

7、其岀海口被堵住,这被看成是俄塞的第二次失败。这一切使得巴尔干地区成为一个火药桶。1914年6月28,萨尔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德被刺杀,他本想建立奥匈塞帝国,就能很好地整合这个矛盾,在视察波黑首府吋被刺杀。徳皇发表声明,给塞尔维亚人-个大清算,站在奥地利这边。要求塞四十八小时内答复。塞只好宣战,因为他得到了俄国的保证,同时俄国也得到了法国的支持。宣战后不久,沙皇发表紧急宣言。八月一号,法国部队总动员。此时,英国态度成为焦点。德国报着侥幸心理,希望英国不要参战。英国抱着观望态度,犹豫过,但最后立场坚决。八月四号,英向德

8、国宣战。后果: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三千万人死在战场。二千七百亿美元损失。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贵族平民化,妇女走向社会。推动了普选权,导致了三大帝国的灭亡。奥匈帝国,俄国,德意志帝国。使得国家的作用加大,战争期间,经济国家化。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竭力把敌人丑化。一部分人厌战,但另一部分人更加好战。大国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