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ID:43379628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1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张晓傑指导老师:赵志梅围绝经期综合征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岀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此病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症”、“脏燥”、“郁证”、“百合病”、“不寐”等病的范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心悸不宁,潮热汗岀,多疑善怒,坐卧不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腿酸软等。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该病有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西医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其副作用大,不易被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该病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

2、经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就近年来对本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古代文献论述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况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断精。”及许学士云:“妇人天癸过期而经脉不调,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腹疼痛。”明确指出了女子四十九岁是肾气、天癸由盛到衰的一个分界线,且此期因肾气渐衰,冲任脉虚,天癸将绝会出现月经不调,以及腰腹疼痛的症状。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妇人于四旬外经期将断之年,……当此之际,最易防察。”及“渐见阻隔经期不至者,若气血平和,素无他疾,此因渐止而然,无足虑也,若素多忧郁不调

3、之患,而见过期阻隔,便有崩决之兆”。此期肾气、天癸与冲任从盛过渡到衰,机体如不能很好地自行调节以适应这种生理上的重要变化,必将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傅青主女科•经水先后无定期》谓:“妇人经来断续,或前后无定期,人以为气血虚也,谁知是肝气主郁结乎!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前后或断或续,正肾之或通或闭耳;或曰肝气郁而肾气不应,・・・・・・。”傅氏认为肝郁则肾亦郁,气机壅滞不利,以致经行断续或前或后,指岀肝郁为月经变化之本,为主要的病机。2病因病机围绝经期综合征之病机,传统观点是以肾虚为

4、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妇女即将进入绝经期时,肾气渐衰,冲任亏损,天癸将竭,精血不足,致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素乱而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有肾阴虚、肾阳虚及阴阳两虚之分,临床上以肾阴虚为多见⑴。但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远不止肾虚一端,常与心、肝、脾及冲任二脉密切相关。2.1肾虚传统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僦,内寓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肾气是维持

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即肾气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生殖,乃至衰老的全过程。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已经“经、孕、产、乳”,屡伤于血,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加上“年逾四十而阴气自半”,肾阴亏损,阴阳平衡失常,冲任脉虚,天癸将竭,引发本病。肾精气亏损,不能濡养其他脏腑,必将出现诸多症状。如因肝肾阴虚,相火失于潜藏,阳无所附,营阴外泄,而致头晕目眩,烘热汗出,潮热盗汗等症。因肾阳虚衰,气化不利,而致头晕腰酸,周身浮肿,肢冷液短,毛发易落等症。“肾主五液”,肾精虚少则津液亏乏,出现阴道干涩不适或痒痛,性交困难;口腔干

6、燥,进食喜稀恶干,食欲差而无味等症,即西医中的干燥综合征。2.2心肾不交“心者,神之舍也”、“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受水之制,以肾为主”。生理上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即“肾与心原为互功用,匍筋通于心,乃肾交于心……”。且心、肾同属少阴经脉,可见心肾关系密切。在围绝经期肾衰,阴精不足,肾水不得上济,心火不得下降,阴阳平衡失调,即心肾不交。常见胸前区闷痛,憋气,则是因阴血不能上奉,心脉失养,行血无力,脉络不通而致。而寐少多梦,心悸怔忡,烦躁不安则因肾水不能上济心脉,君火妄动,神不内守,加之肝郁化火耗伤肝血,

7、魂不敛藏而致。如《金匾要略》所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神灵所作、数欠身,甘麦大枣汤主之。”及《医宗金鉴》曰:“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故喜悲伤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象如神灵所凭,是心不能神明也。”2.3肝郁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冲和,恶抑郁。月经既受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的调解,又宜接影响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故有“肝为女子先天”之说。肝气平和,气机条畅,则血脉通畅。围绝经期妇女往往情志易于激动,加之现代女性心理承受的工作、生活压力过大,易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常见心烦易怒,

8、或情绪抑郁善太息,暧气,口苦咽干等症。又因肝经起于大趾,沿股部内侧入阴毛中,环绕阴器至少腹上行,属肝脏,络胆腑,上贯膈膜,散布胁肋乳头,沿咽喉上系于目。故肝气郁结又见两胁闷胀,乳房少腹胀痛,头晕目眩等症。围绝经期妇女已是肝肾不足之体,气郁H久化火,煎灼阴液,则加重肝肾阴虚。且木郁土壅又致肝脾两虚。故临证以治肝为先常能提高疗效。2.4脾胃失调脾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