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物理 3-3(9.1)固体导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物理 3-3(9.1)固体导学案(无答案)

ID:43385412

大小:1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物理 3-3(9.1)固体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物理 3-3(9.1)固体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物理 3-3(9.1)固体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物理 3-3(9.1)固体导学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内容9.1固体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2.知道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3.了解固体材料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学习重、难点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和物理性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用案人自我创新【自主学习】1.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比较:分类比较[高考资源网]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外形熔点物理性质原子排列形成与转化典型物质【典型例】1.下列物质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A.铁B.橡胶c.玻璃D.食盐E.云母F.塑料

2、总结:判断晶体与非晶体的依据是:,同时还要知道一些常见的晶体、非晶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B.只要是不显示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非晶体c.只要是具有确定的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D.只要是不具有确定的熔点的物体必定是非晶体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c.凡是具有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的物体必定是单晶体D.多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4.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质()A.一定是非晶体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

3、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3-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线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一定是多晶体总结:物理性质上各向异性,则一定是单晶体;各向同性,则可能是非晶体、多晶体,也可能是单晶体。因为单晶体的某些(个)物理性质具有各

4、项异性,而另外某些物理性质却可能具有各项同性。6.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A.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C.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D.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达标检测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水蓝色的“冰块”,透过它,游泳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做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

5、各向异性c.具有一定的熔点D.没有一定的熔点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所有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D.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C.大块塑料粉碎成形状相同的颗粒,每个颗粒即为一个单晶体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4.石墨和金刚石,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A.石墨是各向异性的

6、,而金刚石是各向同性的B.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C.它们都是各向同性的D.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按不同的规则排列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物质可以形成晶体,也可以形成非晶体B.一种物质已形成晶体,还可转化为非晶体C.一种物质已形成非晶体,还可以转化为晶体D.晶体和非晶体是不可能转化的6.云母薄片和玻璃薄片的一个表面分别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薄片和玻璃薄片的反面,石蜡熔化,那么()A.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玻璃薄片B.熔化的石蜡呈现圆形的是云母薄片C.实验说明玻璃薄片各向同性是非晶体D.实验

7、说明云母薄片各向同性是晶体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A.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动能B.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C.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D.破坏空间点阵结构,但不增加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