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今礼仪看社会变迁

从古今礼仪看社会变迁

ID:43390171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从古今礼仪看社会变迁_第1页
从古今礼仪看社会变迁_第2页
从古今礼仪看社会变迁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古今礼仪看社会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目(中)从古今礼仪看社会变迁(英)姓名与学号庞懿雄3110103983指导教师吴土法年级与专业混合班所在学院竺可桢堂院从礼仪变迁看社会发展庞懿雄(混合班3110103983)摘要:小国作为“礼仪Z邦”,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礼仪经过儿千年的演变,在变化小成熟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方向而调整这自己的姿态。纵观古今,典礼、曲礼、通礼、变礼,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都进行著或巨大或细微的变革。在思想观念远远比古代开放的今天,具体的礼仪到底冇什么样为了适应这种开放的社会而产生的变化呢,木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礼节的

2、变化屮寻找社会变迁的身影。关键词:开放的社会礼节变化正文:一、从重大礼仪项目的对比看社会变迁说到重大的礼仪项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婚礼,所谓“婚庆人典”,已经把婚礼说成一个重大的典礼了。从古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婚礼的形式一变再变,而我国乂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的婚礼习俗又有一些不同。我是北方人,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本文中就使用华北比较广泛的习惯来谈这个话题。上至周朝,《礼记•昏义》中记载,娶亲有大致六个步骤,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些礼仪其实是作为了模板-

3、直沿用到了以后的时代中。“纳采”的意思与今FI所说的“提亲”这个环节有点类似,男方看中女方,要首先请媒人上门提亲,得到允许Z后,可纳“采泽Z礼”。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请媒人”和“得到允许”这两个细节,这就说明了古代的婚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体现,同吋反映出了当吋的社会是家长制的。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亲至少从周朝开始就有,持续到了民国甚至有些封闭落后的地方会更晚。同时,在另外的一些小细廿中也可以反映出这个现象,比如“问名”这个环节,要女方提供生辰八字给男方,等等。诸如此

4、类的礼节,多是过于古老的了。现在,虽然我们当代的婚庆礼仪依然有传统的继承,但是比当时的情况可谓是开放了很多了。其屮,特征非常突出的,人们也比较感兴趣的一项当属"闹洞房”。闹洞房,在北方非常盛行,儿乎历朝历代都有,同吋也是大家公认的婚礼中最为刺激的项目,是整个婚礼的高潮所在。在封建时代,闹洞房形式较为保守,据传始于汉代,原意是为了驱邪避灾,项冃大概有交杯酒和听房等比较传统的程序,由于古代,尤其是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指导思想后,人们思想普遍趋于保守,所以闹历的过程小一般是有趣却乂文雅的,白清末之后,随着西方文明

5、的渗透,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开始打破封建的保守封闭的思想,这个从闹洞房中体现地淋漓尽致。近代以来,闹洞房已不再是单纯的交杯酒等文雅的事情,来闹洞房的刖友们基木是要戏谑新娘,尺度开放了很多,新郎新娘也是乐此不疲。到今天,闹洞房更是有了大尺度却不出格的花样,并且会与西方类似的习俗相结合,充分显示了当今社会和人民思想的开放。自古以來,婚丧礼仪便是授重要的典礼,说完了婚礼,再來谈谈丧礼。中国人自古以來就有“祖先崇拜”的思想内涵,所以丧礼始终非常隆重,讲究死者要“以生事之”,生前享受的,死示也要享

6、受,这在帝王和贵族的丧礼中很冇体现。电影《孔了》的开头,即为鲁国大家族季氏家族一个人的丧礼场面,JT-ili建陵,地宫规模広大,陪葬品繁多,其至有活人活物殉葬。可见,古代的丧礼多少有野蛮的气氛,同时也体现岀古代森严的等级尊卑制度。在孔子之后,活人殉葬开始在他的努力下逐渐被淘汰,但现象依然存在,我认为,Z后普通老白姓丧礼中的烧纸人纸马等习俗或许与此遗留冇关。甚至到现代,烧纸人纸车纸钱等行为也充分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这和西方思想便有很人的差异了,西方的宗教思想认为,少体不过是灵魂的躯壳,所

7、以并没有屮国这样的隆重。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小国的丧葬方式也有了一点变化,比如,火葬开始越來越流行,丧礼开始逐渐变得简洁,上坟祭奠也越來越多地使用花束等而不是烧纸钱,这也符合了当今节约、环保的主题。二、从曲礼看社会变迁《I川礼》,是《礼记》的一部分,Illi礼,是相对典礼來讲的,可以理解为细小的礼节,比如问候等。看古今曲礼的演变,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所通用的曲礼其实是很受西方礼节的影响的。比如,古时好友见面,会使用作揖、拱手等礼节,甚至民国时期都在捉们这种礼节,但是百年后的现在,见面后的礼节已经演变

8、为握手、拥抱等方式,而作揖等传统礼节基木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其至目前人部人已经不再清楚作揖和拱手礼的具体细节,因此而闹出的笑话也很多很多。我认为,见而后的礼节山原来的作揖演变为握手是有两面性的。当然,说明中国人开始融入世界,可以更方便地和世界进行交流,但是我国传统的礼廿却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淡忘。对于封建落后的思想、礼仪,我们固然应该摒弃,但是作揖、拱手这样极具屮国特色的礼仪却应该保留,这些不是封建落后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抛弃掉。与我国很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