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

ID:43391334

大小:8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01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_第1页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_第2页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_第3页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_第4页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产业转移分析一国际产业转移表述1概念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卞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随着壯界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传统的垂出分工己经向水平分工转变并迅速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來,全球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新的变化趙势。2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和棊本规律(1)方式国际

2、产业转移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行,主要方式有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雁行形态发展模式是后发工业国为了弥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而采収的一种模式,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是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当后发工业国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结束后,也会进入该模式。首先,工业发达国家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开拓国内市场。其次,该产品在国内销住上升的同时,开始向后发工业国出口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随着该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和竞争者的增加,工业发达国为了维持国外市

3、场份额,开始向后发工业国进行直接投资,就地进行生产。最后,发达国家逐步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转向开发研制更高级的技术,开始新一轮的产品循环。(2)基本规律a.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边际产业"入手.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施产业转移,被转移产业的层次由低到高递次展开。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战后恢复以及70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为了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尚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开始将国内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在此可称为“边际产业"),向其他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此

4、处的“边际产业”,更确切地说就是“边际生产”。它主耍指按照牛产成本排序和対比,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各产业中已经处尸比较劣势,或具有潜在劣势的产业。它可以是下列儿种情形之一:同移入国相比,移出国的产业趋于比较劣势,变成“边际产业”;同是一类金业,可能大金业还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而小企业则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企业”;在同•企业中,装配或生产某种特定部件的部门变成“边际性部门”;某一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区段(如研发、制造、加工、营销、售后服务等)变成了“边际性坏节”或“边际性区段”。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來说,随着“边际产业”的转移,其国

5、内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升级。这种边际产业的转移,对移入国来说必须是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或称幼稚产业),移入后能促进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只冇移出国与移入国在产业转移上冇机结合与互补,才能实现两国资源的最佳配置。b.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区位中心,随着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一种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技术在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变化使得新型产业(产品)在其牛•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牛•产耍索的密集性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而形成产业(产品)生产区位中心的动态

6、转移。一般情况下,创新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经过若干年的生产和出口,创新产业(产品)便进人了生命周期的晚期阶段,其生产和出口基地就随Z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产业(产品)的创新阶段,产品要素密集性衣现为技术密集型。技术垄断和产品差别是比较优势的重耍來源,尽管价格偏高但由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生产成木的差异对企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人,这时最有利的安排就是在国内生产,通过岀口满足国外的需求。此时,国际生产区位中心仍留在发达的技术创新国。在产业(产品)的成熟阶段,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木和管理要素的

7、投人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來越重要,这•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记述基木稳定,而需求价格弹性増人,降低成本对提髙竞争力的作用増强。此时,创新国企业开始采取对外玄接投资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即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生产,移入国一般是那些收入水平与创新国相似,但劳动力成木略低于创新国的国家或地区,在此阶段,国际生产区位屮心逐渐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产业产品标准化阶段,创新国企业的产品差别优势己完全丧失,大规模资木投资的约束作用也人大下降,成木优势已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约束因素。这一时期的产品要素的密集性农现为劳动密

8、集型,产•业(产品)移出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产品)牛产转移到工资绘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时国际生产区位中心相继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产品)的整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