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43393601

大小:66.8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30

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通安全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提出的理由当前,受''三期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深层次矛盾凸显,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分化明显,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更加严峻。经济行稳致远,必先夯实根基。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好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组合拳”,不仅有利于巩固制造业这个优势和支柱,增强中国制造“长跑”耐力,而且将激发释放市场活力,培育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良好基础。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交通安全服装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蚌埠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

2、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蚌埠某某工业园,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二)项目建设地概况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淮河中游

3、,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蚌埠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蚌埠某某工业园建设,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24712.35平方米(折合约37.05亩),净用地面积24712.3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7.05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

4、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4.19%,的原则,按照交通安全服装行合理布局,符合交通安全服装建筑容积率1.4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07.06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巨大依赖和提升未来制造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青山碧水的盼望和要求,推进绿色制造都到了紧迫关口。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工业节能减排

5、和清洁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坚持结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全过程。虽然我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加快构建高端引领、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中心任务,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展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一是增强制度内生增长机制的建设,在政策倾斜扶持,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配置优先,夯实竞争的基础。二是

6、更加重视从需求端拉动产业发展,综合并用各类手段培育新兴产业市场。三是把握好中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加强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结合,推进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四是围绕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核心关键问题。(三)经济新常态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论述一脉相承,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7、。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思想,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24712.3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8334.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91.5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6536.36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35091.5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