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

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

ID:43395687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1

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_第1页
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_第2页
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_第3页
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_第4页
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大经济学院预示可能出现“次萧条”警惕中国经济进入“次箫条”阶段2010年中国经济全年GDP增长预期将达到9.5%,比2009年提高0.4个百分点。出现增长的原因是增长逻辑依然回到危机前的工业驱动模式轨道Z上。但是,这种持续回升的势头将在2010年第三季度被打破,第四季度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并导致2011年GDP增速出现回落。我们预期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工业大幅回落的拖累下出现“次萧条”的局面,GDP增速将低于2008年,约与2009年的9.1%齐平。所谓“次萧条”,是指宏观经济已经走出衰退,但在反弹后再次出现经济的下滑,从而导致经济出现震荡、波动的底

2、部运行特征,但下滑幅度又不足以构成“二次探底”的标准。从近期的发展趋势来看,屮国经济的大部分指标都呈现出“前髙后低”的调整模式。未来逐季下降的幅度很可能超出一般市场主体的预期。反弹的实质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屮国经济出现了反弹、复苏。但探寻这一轮反弹的实质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利于一个深刻问题的冋答:上半年的反弹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越萧条和复苏的阶段,快速进入经济高涨阶段,并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周期了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其核心原因在于,目前许多同比数据的高涨是基数效应、强劲的刺激政策、存货周期调整、世界经济短期同步反弹以及短期适应性调整等因素的产物,其增

3、长的动力机制依然十分脆弱和敏感。如果剔除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深度下滑带來的强劲的基数效应,许多宏观参数依然处于正常的增长区间,同比数据的高涨不可过度诠释。比如,工业增加值增速1〜5月达到18.5%,达到近1()年来的同期髙位。但是与2008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26%,折合年率平均年增长率为12%,增速略低于危机前平均的15%左右。再比如,1〜5月发电量增速达到21.4%,是近10年來的高位,但是较2008年同期仅增长17.5%,平均年增长率不到9%,低于中国正常年份的增速。如果我们考虑到冃前增长是重化工偏向型增长,剔除个别高耗能部门的用电量,普通产业的用电

4、暈增速其至大大低于正常年份的增速。再比如,工业企业利润1〜5月同比增长81.6%,为近10年来同期最高增速。但是导致这种高增长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基数效应,2009年同期企业利润下滑了22.9%,因此2010年较2008年同期仅增长39.8%,年均增速不到20%,低于2003〜2007年的平均增速(37.5%)。二是盘子效应,即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导致利润来源基础扩大,而利润率却出现了明显下滑。1〜5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同比增长了38.2%,剔除该因素,直接导致2010年的工业金业利润率较2008年同期下滑24.5%,因此企业效益还远远没有恢复到危机前

5、的水平。三是价格效应,即2010年1~5月PPI大幅上涨5.5%,而2009年同期却下降了5.9%,直接导致利润总额增长幅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如果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很多主要行业的利润和利润率都比2008年同期要低,依然处于恢复状态。同样,1〜5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8%,基本恢复了正常年份的同期水平,但实际上财政所反映的宏观经济状况并非那么景气。第一,剔除2009年同期下滑6.7%的因素,2009〜2010年年均增速仅为11%;第二,如果考虑目前非税收入增长、税收征管力度加强、各种税率调整等因素,与宏观经济增长直接对应的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到20%;第

6、三,与宏观经济相对应的主要税种的增长状况并不良好。例如较2008年同期相比,今年1~5月增值税仅增长7%,企业所得税增长12%,海关税收仅增长8.7%。反弹局面不可持续实际上,各类数据在1〜5月虽处于历史同期的高位,但相当部分指标都呈现出高点回落的趋势,目前强劲反弹的局面不可持续。比如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白2009年四季度达到高点后,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名义增速从38.7%一直下滑到2010年5月的25.4%,实际增速从37.9%下降到2010年5月的23.5%。如果剔除今年房地产投资大幅上涨的因素,非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了15个百分点,到5月份非

7、房地产类固定资产实际投资增速仅为22%左右。另外,工业增加值从3月开始已经连续3个月下滑,而汽车产量增速从1月的141%下降到5月的26.7%。今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低于上月1.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连续两个月回落,幅度达到3.6个百分点,是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汇丰银行公布的6月产出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9.7%,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大幅下降4.7个百分点至48.2%,为2009年6月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中国制造业景气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实际上,目前经济增长的三核心

8、动力机制一一刺激性政策、存货调整和出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