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习作(教师论文)

在快乐中习作(教师论文)

ID:43399932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2

在快乐中习作(教师论文)_第1页
在快乐中习作(教师论文)_第2页
在快乐中习作(教师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快乐中习作(教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快乐中习作——对三年级习作教学的一点体会上饶县枫岭头镇中心小学程丽烽联系电话:13879394379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教语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作文。如果学生的作文写好了,那他的语文成绩就差不到哪里去。可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觉得无话可说。于是,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习作,几乎成了所有语文老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积极而有个性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岀来的。习作行为的完成,更多的是学生知识迁移及情绪

2、体验的结果。那么,在三年级的习作起步教学屮,如何贴近学生实际,激励学生的情感,让他有话要说、有情可抒呢?新教材的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利用好课本资源,就地取材,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屮心领神会地快乐习作。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屮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在进入三年级时,百分之六七十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因此,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就显得很有必要。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

3、,我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描写天气非常热,然后让他们读课文屮描写夭气热的句子“鸡热得奁拉着翅膀,狗热得吐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在对比中,学生体会到了课文语言的魅力,情绪顿时高涨起来,此时顺势让他们找出文中描写槐乡孩子可爱的句子细细体会,高涨的情绪使得孩子们非常乐意把这些句子积累下来。为了让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我对学生中积累本保存得好,积累量多,能主动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文章中的学生都大加表扬或奖励,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2、引导学生积累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写作Z源。因此,在教学中,我常结合

4、单元专题,有目的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女II:在教学“多彩的生活”这个单元时,我就有计划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做一些“老鹰抓小鸡”、“丢手绢”Z类的游戏,布置他们双休口去打打水漂、钓钓鱼、放放风筝什么的。在上“心中的秋天”这个单元时,带他们到学校后而的山上转转,布置他们到田间地头去瞧瞧……每次活动之前我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如布置他们到田间地头去瞧瞧时,我就让他们注意观察,秋天到了,菜地里都有些什么菜,并仔细观察这些菜的颜色、形状,田野从稻田到田丄更以及周围的环境等等,都有哪些变化。让他们有目的的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有了生活实际,就有东西写了,这就解决

5、了写作文时最头痛的“无话可说"的问题。3、引导学生再现生活新课标要求学生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在指导习作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刚刚学习习作的三年级学生,你让他如实表达,他搞不好就会给你交上来一篇“流水账”或是三言两语。于是,引导学生把平时所积累的语言准确地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引导学生恰当灵活地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这不仅仅是习作课上的教学任务,它应该是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任务。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时,就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说句段的练习,如教学《秋天的雨》时,我让学生仿照“你看,它把黄色给了

6、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字,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写句子,有学生就说到:“你看,它把橙色给了橘子,黄黄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摇啊摇啊,迎来了秋天的凉爽你看,它把紫色给了喇叭花,紫色的喇叭花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来了丰收的秋天”……上《听听,秋的声音》时,在充分朗读,体会了诗屮浓浓秋情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仿写一小节诗,有学生说:“听听,秋的声音,青蛙鼓起嘴巴,’呱呱,,是和稻田告别的话语。从听听,秋的声音,秋雨洒向大地,’滴答S是给大地弹奏的旋律。从秋的声音,在每一滴露珠里,在每一块菜地里,在每一条小溪里,在每一片金色的稻田里。’‘……此外让他们在

7、课后把自己说的或是同学说的好的句段写到积累本上去。这种训练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再现生活的能力。学生一旦悟出运用知识的方法,又有了生活的经验,那他写起习作来就会如鱼得水。这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的语言充满个性,他们的世界妙不可言!实践告诉我,通过以上习作教学形式,的确能让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愉悦之情,并产生乐于习作的情感。但若真要达到在快乐中习作,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不懈的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