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

ID:43400300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1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_第1页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_第2页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_第3页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_第4页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十八届三屮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改革方向和任务。这体现了我国“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细化,体现了法治精神的弘扬,也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和本质把握,标志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体现出对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脱胎换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成熟必将带来中国生态文明领域的突破性改革和转变。一、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特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否系统和完整,是否具

2、冇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硕实力”,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提出具有以下特点:(一)系统性。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还不系统、不完善,一直没能遏制一些部门和区域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的问题,导致我国资源环境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是我们以往制定的制度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包括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就生态环境而言,如果源头防

3、控不好,必然对过程和后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源头严防制度建立是治本之策。同样,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严格执行,要注重各类制度监管到位。当然,对于生态环境破坏者更要严惩不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要讣人们知道生态红线就是高压线,触碰不得。只要源头严防全覆盖,过程严管全到位,后果严惩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基础性。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五位一体”的整体战略布局屮进行部署,注重生态建设是“五位一体”大系统屮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紧密相连、互为支撑;并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

4、为八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其他五个“紧紧围绕”的实现密不可分;三中全会还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三)协同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需要英他制度的协同配合,都需要放在大系统内来考量,增强制度的协同性极其重要。比如,三屮全会新提出“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这一规定对丁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落实非常有帮助。过去很多生态脆弱的地区为了完成生产

5、总值的考核压力,盲目发展重工业,让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再次遭到更严重的破坏。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必须运用生态补偿机制等优惠政策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予以补贴和扶持。再比如,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可以协同陆海两方面力量对生态系统破坏问题给予解决,以提高牛•态治理效率。(四)可操作性。三中全会对过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制定了很多细致的可操作性的生态文明制度,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如过去由于自然资源的归属不明确,造成管理不明确,大量的自

6、然资源被浪费和破坏,现在冇了健全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就会起到明确自然资源归属和权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再比如,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空间用途不明、工业发展滥用土地的现象,对于发生了的国土空间违规使用,也会有监管主体按照监管体制行使职责,最终彻底杜绝类似事件发生。(五)惠民性。三中全会决定很多方面显示我国的治理模式已经开始从管理走向治理,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

7、、个人等都是社会治理的主力军。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体现更加明显,比如,三中全会新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冬“发展环保市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冬“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等。这些规定既保证了全体人民都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也明确了全体人民都有保护的义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有发挥全社会力量,才能惠及到每一个人。二、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