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ID:43402121

大小:38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30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选择题[2011·潜江]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A)A.辛亥革命后B.戊戌变法后C.新文化运动后D.五四运动后[2011·海南]下图生动再现了“剪辫子”的历史情境,它应该发生在(A)A.辛亥革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2011·南京]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B)A.称“老爷”B.行握手礼C.缠足D.穿翎顶补服[2011·

2、衡阳]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2011·河南]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D)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2011·清远]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

3、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A)①轮船、火车②电报、电话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1·六盘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A)中山装握手礼剪辫子废止缠足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11·株洲]随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中外联系日益增多,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近代中国的是(D)非选择题[2011·新疆]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经济现代化的强力推进者和社会

4、风俗的积极变革者。据此回答:(1)为缔造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1911年,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要求的主张是什么?(3)举两例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的变化。(4)你认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①中国同盟会。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三民主义(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3)①男子剪掉辫子,女子

5、停止缠足;②用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官服,中山装、西装、旗袍等开始流行;③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④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答出两例即可)(4)提示:为振兴中华民族而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持理想信念的品质;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2011·荆门]同学们开展“中国近代交通变迁”的历史探究学习,有两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

6、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沪,指上海;宁,指南京——引者注)来去也从容。”回答:(1)这两首竹枝词记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种交通工具运行时的情景?(2)该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回答两条即可)(1)火车。(2)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有利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带动了与铁路运输相关产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运输业;冲击

7、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等。[2011·龙东]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贡献是领导了辛亥革命。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此海峡两岸将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工程营革命党人正在为起义做准备,被一位反动排长发现后提前起义,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随后,起义军汇集起来猛攻湖广总督衙门……————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8、材料三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大汉报》历史记略(1)依据材料一,说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次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你知道它的名称吗(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两个历史信息?(4)你知道下列哪些旧习俗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