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3.5《苏幕遮》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3.5《苏幕遮》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

ID:43404967

大小:21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2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3.5《苏幕遮》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_第1页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3.5《苏幕遮》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_第2页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3.5《苏幕遮》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3.5《苏幕遮》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3.5苏幕遮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宿将 宿舍 星宿 宿命论B.辅助 浦口 胸脯 惊魂甫定C.舟楫 编辑 缉拿 缉鞋口D.燎原 潦倒 寮房 眼花缭乱解析: A.星宿xiù,其余读sù;B.“辅”“甫”读fǔ,“浦”读pǔ,“脯”读“pú”;C.缉jī拿,缉qī鞋口,其余读jí;D.都读liáo。答案: D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清秀 山清水秀 千金 千斤重担B.衣襟 衣锦还乡 停止 停滞不前C.急风 疾风劲草 风声 谈笑风声D.

2、违犯 违反纪律 申明 郑重声明解析: 谈笑风生。答案: C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梦入芙蓉浦    浦:水边B.叶上初阳干宿雨宿雨:昨夜下的雨C.侵晓窥檐语侵:侵犯D.燎沉香,消溽暑溽暑:潮湿的暑气解析: C.侵:渐近。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C.这家伙私下刻了一个某某行政助理的印章,凑齐了一身行头

3、,马上就拿着鸡毛当令箭,耀武扬威起来了。D.自打两个女儿先后出嫁,这屋里就剩老人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闲着无事想找个人唠叨两句都不行,心里头呀,可真是拔得萝卜地头空,闷得慌啊。解析: A.“无动于衷”指内心没有受到任何触动,多形容对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B.“雨后春笋”指新事物大量出现,带有褒义,而垃圾食品厂不是新事物;C.“拿着鸡毛当令箭”比喻玩弄权术,以假充真,公开发号施令;D.“拔得萝卜地头空”比喻还清了债务后,心情轻松。答案: A阅读课文,完成5~8题。5.词的上片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着笔的?抒发了什么感情?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是从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着笔的。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6.“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几感觉?是对谁做出的进一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5、: 第三感觉。“呼晴”。7.下片写对故乡的怀念,起头两句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词笔由实转虚,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牵引出乡愁。8.这首词整体上抒发的是什么感情?侧重点在哪儿?体现了周邦彦词艺上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抒发的是乡愁。侧重点落实在荷花风神的描写上,体现了词人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特点。(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9~11题。清江引 惜别□贯云石湘云楚雨归路杳,总是伤怀抱。江声搅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愁都载了。9.这首元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通过对江声、暮涛、树影、残照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暮霭时分江上泛舟、远眺归途、云阻雨隔的凄凉意境,表现了感伤、惆怅的离别之情。10.“兰舟把愁都载

8、了”一句和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都写到了“愁”,其表现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请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