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课件》课件

《走近法律课件》课件

ID:43407940

大小:3.7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08

《走近法律课件》课件_第1页
《走近法律课件》课件_第2页
《走近法律课件》课件_第3页
《走近法律课件》课件_第4页
《走近法律课件》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近法律课件》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法治天地》第四单元第九课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指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不可分离的辩证统一关系.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这主要是就具体的权利和义务而言的.宪法规定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对

2、于子女而言是一种权利,对父母而言则是应尽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对父母而言是一种权利,对子女而言则是一项义务.义务的履行,就是权利的实现.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的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权利与义务的区别权利:指在法定条件下,你所拥有的权力和利益。义务:指你在拥有某种权利的同时,你所应履行的付出。权力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这是最本质的区别。法律的本质?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的本质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法治法治的依据:宪法和法律法治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法治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法

3、治的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学校校规公司章程校规校纪社会公共道德家庭伦理道德道德法律相同之处法律和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①行为规范,它们②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③调整社会关系,④维护社会秩序。道德法律区别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社会舆论,习俗人

4、们的信念力量阶级立场不同,会发生变化校规校纪学校制定的本单位的行政力量发挥作用对部分人有普遍约束力四川雅安地震发生4小时后,自称为地震局内部人员的网民李某在网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4月20日雅安芦山7级地震只是前震,成都将于4月22日发生9.2级地震。”此条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影响甚广,引起很多网民的惶恐。事后证明,该消息发布人是位无固定职业者,为了提高自己帖子的点击率,赢得经验值,再将经验值卖给他人,故意散播谣言。A.单位纪律B.社会道德C.相关法律网民李某散播谣言行为处理——2005年8月28日

5、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第25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第291条,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李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此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如果构成犯罪,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二、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三大特征:国家

6、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家强制力:指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国家主席?是否2015年1月9日,著名演员房祖名因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原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受贿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启示?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

7、;一但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灾后震区《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刑法》第201条规定: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税收征管法》第8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对我们的合法权益有保护作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都享有

8、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们应该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生活离不开法律思考:如果纳税、受教育不立法会怎样?《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义务教育法》第13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的作用?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