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人民版

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人民版

ID:43417271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人民版_第1页
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人民版_第2页
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人民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辛亥革命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A.同盟会B.华兴会C.光复会D.日知会2、中国同盟会A、1894年成立于檀香山B、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C、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D、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3、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A.兴中会、华兴会B.华兴会、文学社C.文学社、共进会D.共进会、兴中会4、武昌起义A、为四川保路运动创造了条件B、革命的主力是农民C、孙中山指挥的武装推翻清政府的起义D、起义军建立了湖北军政府5.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

2、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D.建立民主共和国,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6.1911年的武昌起义①是由同盟会直接领导的②原来的计划被偶然因素打乱③其成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④胜利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7.历史上的“辛亥革命”是指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四川保路运动8.右边图片反映了清军向起义军投降的情景,这次起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起义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

3、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9、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C.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10、《临时约法》的内容不包括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C、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D、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A.总统制   B.责任内阁

4、制   C.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1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意义在于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3.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义和团运动14.《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C.使

5、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15、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3用心爱心专心A.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16.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2

6、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1)宣统帝退位(2)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4)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A、(1)(3)(4)(2)B、(2)(4)(3)(1)C、(2)(1)(4)(3)D、(4)(3)(1)(2)1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

7、件D、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20.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最主要的理由应该是A.推翻了帝制B.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21、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孙中山在遗嘱中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的主要含义是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仍未完成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仍然没有建立C.资产阶级政党出现了分裂   D.蒋介石等右派开始篡夺革命领导权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皇帝问:英国是

8、否富?大臣答:彼国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皇帝问:何以见得?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是说明彼国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皇帝说:说的是。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请回答:(1)材料一中,嘉庆皇帝和大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