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1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1 人民版必修2

ID:43421165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1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1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1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1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1.《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2.唐诗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3.一个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个遗址里不可能出现的物件是:A、残留的绢片  B、陶碗  C、小件铜器  D、棉

2、布4.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5.《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6.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

3、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7.《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

4、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杜甫在他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你认为诗中描写的应是A.青瓷B.青花瓷C.彩瓷D.白瓷9.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粉彩瓷器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0.白居易《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5、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下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商品经济极端落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特征D.朱陈村纯朴的民风11.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先进②官营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下列关于中国冶铁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世界最早的铁器出现在中国②中国书籍的的人工治炼铁器出现在春秋晚期③汉代开始用煤做治铁燃料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以火力为动力鼓风治

6、铁。3专心爱心用心A①③④B②③④C ①②  D①②④1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代/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棉布14.桑弘羊《盐铁论·水旱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田,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柔刚和,器用便。”①铁农具的制造分为私人和官府②私人制造的铁农具质量较差③官府所制铁农具因官吏指导,

7、工匠细致操作质量较好④铁器生产基本被官府垄断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5.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苏州的情况有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时工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

8、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纺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自《简明宋史》材料二:中国古代人中地理分布的变化(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