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2

ID:43421301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2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测试【课堂练习】1.鸦片战争后,紧步英国后尘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德国D.俄国2.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变相攫取的最早的租界在()A.黄埔B.南京C.上海D.望厦3.以下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关税协定B五口通商C割香港岛D赔款2100万元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

2、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5.凭借不平等条约英国和美国等国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倾销商品中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商品是()A棉纺织品B毛纺织品C棉毛纺织品D麻纺织品6.咸丰帝在位时不可能出现的历史现象是()A.北京出现外国公使馆B.外国人到汉口游历经商C.外国人在上海租赁土地,房屋D.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掀起洋务运动7.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中国买办

3、阶级出现B.小农、手工业者完全破产C.民族资产阶级出现D.地主阶级分化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9.(2005年文综天津)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D鸦片贸易合法化10.阅读下列材料,回

4、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时间进口棉纱(万担)进口棉布(万匹)1872年51224.11890年108.21556.1时间出口棉花(万公担)1871-1873年0.84861891-1893年290417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期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每包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材料三: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

5、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据1893年(益文录)记载:江苏雎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分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一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摘自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经济史》请回答:①结合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棉制品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情况。②综合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

6、原因。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课后巩固】11、以下没有涉及关税问题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12、分析《南京条约》的诸项内容,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割地B赔款C五口通商D关税协定13、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华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B、英国享有的经济特权小C、英国的商品价格高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14、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

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15、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C、中国出现了买办阶级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16、中国古代丝绸出口和近代丝绸出口相比,其根本变化是()A.出口规模扩大B.市场体系性质发生变化C.出口区域发生变化D.出口丝织品的价格发生变化17、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A外国商品的冲击B民族资本主义的冲击C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D政府的打击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