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2《落日》素材1(作者介绍)(语文版必修1)

高中语文:1.2《落日》素材1(作者介绍)(语文版必修1)

ID:43425509

大小:8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2

高中语文:1.2《落日》素材1(作者介绍)(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1.2《落日》素材1(作者介绍)(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1.2《落日》素材1(作者介绍)(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2《落日》素材1(作者介绍)(语文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启平:“一笔在手,胸中要有亿万人民”《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杰出记者。”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15年11月生于上海,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正当他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就读之际,一二九运动爆发。由于医学预科功课繁重,又要忙于参加学生运动,为了多争取些课余时间,朱启平改读了新闻。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他辍学南

2、下,后转到复旦大学。之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先后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工作两年。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先任夜班编辑,不久被派往昆明,采访滇缅路通车新闻,一年后返回重庆任外勤记者。烽火新闻路抗战烽火中朱启平耳闻目睹了敌人的残暴和同胞的苦难,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新闻记者。1939年5月3、4两天日寇对重庆大轰炸,朱启平亲眼看到轰炸过后惨象。轰炸过后重庆各报也损失惨重,不得不停刊改出联合版,由《时事新报》编印,各报轮流派人编报。朱启平也参加了这一工作,第一晚就轮到他在小楼上编稿,就在楼下的院子里,工

3、兵正在挖一枚入土而没有爆炸的炸弹。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要说心神安泰那是假的,但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我们连承担这一点风险也不行吗?”“谁也没有把握炸弹一定不炸,然而编辑、排字等员工,个个都认真工作。敌机的残暴,不能使重庆无报!”到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朱启平一直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1944年盟军开始反攻,他向报社领导胡政之建议:应派记者于世界各大战区,亲临其境,向中国人民报道反法西斯战争实况,以鼓舞广大群众的抗战决心。他自荐到美

4、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胡政之同意了他的要求。战争是惨烈的,战地记者不是战士,却承担着和战士同样甚至更大的危险。临行之前,朱启平特地到重庆和父母辞行。去车站的路上,他一步一回首,心如刀割,不知能否生还。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对日寇的疯狂要有足够的估计,作为一个到美国舰队中当随军记者的中国人,自己的言行无可避免地随时随地地被人认为是国家的代表,特别是在生死关头上,我决心在采访任何战斗中不落在美国战友的后面。”1945年3月他从重庆乘美军用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经印度加尔各答、澳洲达尔文,4月5日到达关岛,随太平

5、洋舰队进入战区采访。4月20日当美军登陆歼灭日军时,他从关岛飞到冲绳逗留两周采访新闻。一次乘吉普车去前线,一只脚刚下车,另一只脚还在车上时,一枚弹片飞来,正好击中他刚刚离开的座位,摸之犹烫。如果晚起一两秒钟,弹片正好直贯胸腹。战火弥漫,想也不想,也不看第二眼,立刻下车。冲绳之战激烈时,他就住在机场旁的一顶帐篷里,夜间敌机来袭,只好贴卧在行军床旁的地上,听天由命。子弹在身边扫过,着地时泥土腾起,如同暴雨。当时根本无法构筑任何防御工事,只好挤进山脚下的石筑坟墓中暂避,听着石案上骨灰瓶的摇动声入眠。对于自己在战场出生入

6、死的经历,在新闻中他很少提及,他的观点是:“到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读者要知道的是战况,不是个人的洋相。”在这期间他写下了《硫磺地狱》、《冲绳激战》、《塞班行》、《琉球新面目》等许多出色的战地通讯。他还曾跟随美国航空母舰“泰康提罗加”号出航一个月,与战士们同吃同住,目睹战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出击、返航、降落,以及年轻的战士们英勇献身的精神,撰写了长篇通讯《鹰扬大海》。这是当时唯一一篇中国记者采写的反映美国航空母舰的报道。可贵者在于眼光从防守到反攻,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当获悉日本政府签署

7、投降书的准备工作由麦克阿瑟司令部负责准备时,朱启平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签字投降仪式,朱启平是在场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在场各国记者可谓高手云集,然而朱启平却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朱启平晚年病重时和老友陆铿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

8、,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落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因此成为永垂史册的经典:“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日本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时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