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

ID:43425627

大小:18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01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_第1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_第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_第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_第4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孔子与老子重点:孔子政治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的主要内容;老子哲学思想“道”和“矛盾辩证”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老子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的定义和内容;难点:孔子政治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三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孔子“敬远而之”的鬼神观;孔子思想当时未受重视原因;老子哲学思想“道”的作用;老子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的哲学基础;孔子和老子思想比较;一、孔子的学说1、孔子简介名字:丘(仲尼)生卒时间:BC551~BC479(春秋晚期)家境:没落的贵族家庭籍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著述:整理典籍《诗》、

2、《书》、《礼》、《易》、《乐》、《春秋》;孔门弟子整理成书并保存孔子言论思想《论语》经历:小吏→司空(寇)→周游列国14年→教育历史地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阶级立场:代表整个奴隶贵族的利益注:司空(工):掌水利、营建之事;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曲阜三孔: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2、孔子学说①政治学说“仁”学:仁者爱人(手段)地位:孔子思想体系核心之一内容:1)统治者:民情——苛政刑杀;2)所有人:理解体贴——人际关系特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具有等级差别;实现途径:忠

3、恕之道(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学:克己复礼(目的)地位:孔子思想体系核心之一内容:克制自己,使行为符合礼准则(礼:等级名分——符合、指导)实现途径:正名——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周礼);目的: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评价:保守“为政以德”:德——民力、教化;政——以礼治国、改良政治②鬼神观:敬而远之(仍然承认天命不可抗拒等力量存在)——人世间实际问题③教育思想: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当仁不让;贡献——最早兴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垄断,学生众多(72贤人)3、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①未

4、受重视:保守性——不合社会变革;②思想体系:再发扬改造→儒家思想体系;③主流:孔子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主流二、老聃与《道德经》1、老子介绍名字:李耳(聃)(后人尊称为老子或老聃)生卒时间:春秋晚期(老子,隐君子也)家境:没落贵族家庭籍贯:楚国著述:《道德经》(《老子》,约5000字)经历:史官→传授孔子“礼”→著书→昆仑山修仙历史地位: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阶级立场: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反映了没落贵族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消极倒退思想2、老子学说①老子哲学思想——“道”为天地万物本源特点:道

5、——无形无迹,客观存在;地位:普遍,无所不包——凌驾于天之上来源及相互关系:天法道,道法自然(实质:道即是自然);意义:摈除人格神“天”(命)绝对权威——矛盾辩证矛盾特点:普遍存在(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互相转化转化途径:“守静”以弱胜强②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哲学基础:“天道自然无为”;定义无为:不为所欲为,不妄为;治:天下大治效果目的:无事(无为)→取天下(无不为)内容——积极:统治者治国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不用权谋,不要过分威逼百姓。12消极:原始纯朴社会风气:“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统治者愚民政策(弱其智——无知无欲)3、道

6、家学派思想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4、列表比较孔老的思想孔子思想老子思想政治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哲学思想敬而远之的鬼神观,人世间实际问题道为天下万物本原,矛盾辩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代表学派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历史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阶级立场代表整个奴隶贵族利益(保守,先进)反应没落贵族要求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孔子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B.创立了法家学派C.正式提出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7、”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孔子办私学不可能出现现象是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孔子和孔子开办私学A.在春秋初期创立了儒家学派B.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C.有“万世师表”和“亚圣”的尊称D.他的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是“道”4、老子是春秋晚期思想家,其思想中最有价值精华部分是A.朴素的辩证法思B.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第

8、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重点:孟子的“仁政”政治学说主要内容;孟子的地位;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墨子的政治和经济主张;庄子的哲学思想;难点:“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比较;墨子思想的冷落;韩非子的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