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436700

大小:21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02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本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周初年,天命先王的“威仪”是国家与社会的行为准则,而春秋后期,贵族社会从人伦之外寻找社会的合理法则,“礼”被特别强调,并作为维护社会制度的有效手段。这一变化A.成因是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B.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C.说明文化革新早于社会变迁D.与宗法体系面临冲击有关【答案】D

2、【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时,实行分封宗法制度,天子以其大宗权威统治诸侯,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动摇,周天子大宗权威受到挑战,传统宗法体系受到冲击,贵族试图以“礼”作为社会法则恢复社会传统秩序,故D项正确。A项,西周初年,分封宗法制度的实行构成了西周家国同构的特征,而材料反映的是周代传统统治秩序受到破坏,故排除。材料反映了周朝统治危机加深,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文化革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排除。2.《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

3、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由此可知A.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B.翰林院成为中枢权力机关C.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D.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答案】D【解析】-11-【详解】根据材料中“改内阁,分其职设”“复分其职设”可知内阁职权的变化折射出皇权的加强,故选D项;明朝开始设立内阁制,而不是清朝开始设立内阁,排除A项;明太祖废弃了宰相制,设六部直属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4、,而翰林院来自于“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排除B项;取代内阁与材料中“至本章归内阁”不符,排除C项。3.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帝国建立以前,法律规定:“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民法大全》规定:“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由此可知A.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B.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D.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除了约还嫁

5、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可知,罗马帝国前后实行嫁妆婚姻制的不同,说明了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在古代罗马妇女没有公民权,排除;C项,在古代罗马妇女没有公民权,女性不可能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罗马法中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的表述材料不能体现,排除。4.有人评价19世纪某画家的画作,认为它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有人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它完整!”也有人

6、说这位画家“在意的不是局部细节的真实和完善,而是变动不拘的光色和由此产生的氛围”。下列美术作品的风格与评价相吻合的是A.-11-B.C.D.【答案】B【解析】材料“变动不居的光色和由此产生的氛围”,体现的是印象派。A是浪漫主义,排除;B是印象派名作,故选B;C是徐悲鸿的画作,体系那了传统绘画与西洋画的结合,排除C;D是现代主义绘画,排除D。点睛:本题要求对不同绘画风格的有基本判定,然后记住常见名画的派别,这样就容易得出答案。5.长久以来在中国社会形成的“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樊篱开始

7、被冲破,一些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以一种新的跟光审视世界。这一新的眼光主要“新”在A.知识界出现了经世致用的呼声B.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激发了国人的爱国心C.一些有识之士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D.强国御侮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答案】C【解析】-1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新的眼光”是针对“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而言的,因此“新”应是指改变“贱夷狄”的观念,关注西方的思想文化。答案为C。6.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

8、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A.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起B.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答案】B【解析】材料与“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民主革命意识”无关,排除ACD;“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表明学者认为外来的物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故B正确。【名师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