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437487

大小:329.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02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一、单选题(共50分)1.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话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促进争鸣局面的出现B.使得土地逐渐私有化C.有利于维系分封体制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春秋战国之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分化推动了社会变革,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故A项正确;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

2、土地私有的出现,故B项错误;士阶层的发展瓦解分封制度,故C项错误;士阶层是分封制的产物,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时间点“春秋战国之际”。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A.儒家、道家、法家B.儒家、墨家、道家C.法家、儒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依据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民贵君轻”观点;依据材料“天下莫柔

3、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33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道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依据材料“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因此A选项正确。B、C、D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黄仁宇曾这样评价汉武帝:“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这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对此言论解读正确的有①“五经博士”的设置使经学与利禄之途密切相连②“着眼的宗旨”是指巩固政治上“大一统”局面;③“策贤良”由地方行政机构中的中正负

4、责推选;④黄仁宇对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持肯定态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五经博士”隶属太学,太学是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故①项正确;②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正确;中正负责推选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故③项错误:黄氏认为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政治大一统居面,故④项正确。答案为①②④为此D选项正确,A选项、B选项和C选项包含③,不符合题意故错误。4.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

5、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A.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吸收利用了佛教的思想精华C.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出现了三教趋同的文化走向【答案】B【解析】【详解】33根据材料内容“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可知,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理学家们在批判中接受了佛教的价值观念,吸收并利用了佛教的思想精华,故B选项正确;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化趋势虽明显,但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宋

6、明理学家们吸收了佛教的精华,融合了儒佛思想,建构了儒学思想,没有体现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了中国古代传统儒学发展的过程中,理学家们批判地接受和吸收佛教思想,没有体现三教趋同的文化走向,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5.《汉书》记载西汉时每年亩产约一石半,《昌言》上说东汉时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增长。你认为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多B.铁犁、牛耕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答案】B【解析】【详解】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发展的根源是生产

7、力的发展,而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东汉时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故答案为B项。人口增多与粮食亩产产量增长没有关系,排除A项;联系所学可知,C、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6.朱熹认为:“井田之法要行,需是封建。”而现实却是“封建实是不可行的。”封建井田“虽是圣人法,岂有无弊?”据此可知,朱熹认为A.封建经济有利于井田制实施B.宋代具备恢复井田制的条件C.“圣人法”应该与时俱进D.理学是对儒家正统学说的否定【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封建井田虽是圣人法,岂有无弊”“封建实是不可行的。”并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朱熹认为“圣人法”也是有弊端的,这体现出朱熹与时俱进的思想,故C项正确;封建经济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之上的,故A33项错误;朱熹指出封建实是不可行的,说明宋代并不具备恢复井田制的条件,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理学是对儒家正统学说的发展,故D项错误。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