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437574

大小:14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3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四)历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

2、C【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作为大一统的主要因素,C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下面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相关信息的比较表。据此可知-16-A.甲骨文取代金文成为官方文字B.文字作为载体具有历史意识C.文字的发展体现学术下移D.中华文字不断发展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中甲骨文与金文的相关信息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说明文字作为载体具有历史意识,故选B;

3、材料不能反映甲骨文取代金文成为官方文字,排除A;材料无法反映文字的发展体现学术下移,排除C;甲骨文与金文属于不同的文字类型,各有特色,材料不是说明文字不断完善,排除D。3.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社会现实B.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D.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答案】D【解析】-16-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

4、有平等的权利,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两性日趋平等的现实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接受,因为它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据材料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正确。点睛:C项是误选项。根据材料信息“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可知,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

5、实现富国强兵,不能说明统治者实行“仁政”。4.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浸润了儒家文化价值观B.注重于调适病人的心理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答案】A【解析】“德”逾于此强调的是儒家的“德”,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价值观,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调适病人心理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古代中国医术并非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也未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选项C、D均是不合史实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

6、题选A。5.《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B.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C.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D.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答案】B【解析】根据“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可知允许官营的产品可以被人贩卖到民间市场,B正确;A不符合材料“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排除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6-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

7、诸处兴贩去”,紧扣材料分析解答即可。6.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联出。若自联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邃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这表明A.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B.皿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C.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D.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的大意是:宋仁宗认为处置天下大事,不能君主一个人说了算,万一出现失误,就不能更改了,应该由皇帝与宰执近臣集体商议。这体现了君主的理性思考,故A项正确;集体商议可以减少

8、决策失误,但不能消除决策失误,故B项错误;宰相只是参与讨论,决策大权仍掌握在君主手中,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的政治制度7.下表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