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439657

大小:68.8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2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从三代至春秋,华夏始祖的神话由始祖不同逐渐演变为“共祖”或“同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华夏各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祖先同一的神话体系,选项A正确;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冲击,选项B排除;变法运动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与神话传说无关,选项C排除;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相对落后,而且神话传说不属于自然科学范

2、畴,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把握住神话传说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神话传说的内容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对秦朝灭亡的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多种观点,导致这

3、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研究视角不同,比如秦亡于暴政是从阶级史观角度得出结论,而秦朝抑制多元文化发扎导致灭亡是从文化史观出发,因此选项C正确;A选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3.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孝道在唐朝法律中占据重要地位,充分说明政府对传统孝道的重视,选项B正确

4、;四书名称出现于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A排除;选项C“开始”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统治政策,选项D排除。4.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这反映了A.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B.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C.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D.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答案】D【解析】【详解】商业书籍在明清时期成为书市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内容专业详细,书种门类齐全,从中可以看出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商业书籍的发展更新,选项D正确;选

5、项未体现政府政策,选项A排除;选项B“共同追求”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与印刷术无关,选项C排除。5.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民国初期出现的政党社团来源于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势力。因为清政府统治结束才促成了这些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形成不同的社团政党,选项A正确;同盟会的成立标志政党制度确立,随后同盟会领导资产

6、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可以作为政党政治确立标志,选项B排除;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辛亥革命未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因此革命基础薄弱,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时把握住材料时间“民国初年”,结合材料主旨大量党派社团出现,而且明显呈现出三种政治势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推断出清政府灭亡导致政治势力的分化组合,进而得出正确答案。6.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A.缘于戊戌变法的失败B.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C.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绝

7、望D.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对东西方文明进行有效的调和,体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B选项符合题意。梁启超的这一认识与戊戌变法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中并未否定西方文化,C选项排除。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D选项排除。7.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1945年8月—19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